用户注册
首页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更多
》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多种呼吸道疾病共同流行 儿童感染后出现哪些情况须及时就医?
儿童由于机体发育不够成熟,免疫力较为低下,是呼吸道疾病高发且容易发展为危重症的特殊人群。儿童一旦感染,什么情况可在家观察,出现哪些症状必须就医?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1月26日,记者采访了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军红。
目前乙流占据儿科门诊量首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以来,该院儿科门诊量,从高峰期每天约300人开始回落,近期平均每天门诊量为150~200人。“患儿大多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都是由已知的流行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引起,以流感为主,乙流已代替甲流占据门诊量首位。”李军红告诉记者,这些病原体感染...
2024-02-23 11:25:34
感冒后突发剧烈耳痛须警惕大疱性鼓膜炎
6岁的贝贝(化名)4天前出现咳嗽、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妈妈见贝贝精神状态尚好,就自行在药店买了止咳药给孩子吃。这天晚上,贝贝睡觉时突然醒来,哭诉耳内剧痛,家长赶紧带她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就诊。医生通过耳内镜检查发现贝贝右侧鼓膜上长了一个大水泡,导致她耳内剧痛,最终贝贝被诊断为大疱性鼓膜炎。“大疱性鼓膜炎,又称出血性大疱性鼓膜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及外耳道急性炎症,一般不侵犯中耳,冬季高发,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后。”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三病区副主任医师杨宁介绍,该病多发于儿童青少年和30岁以下青年,耳痛是其主要症状,往往突然发生,并迅速加重。青年患者可伴随耳闷胀感或轻度听力障...
2024-02-23 11:25:34
踝关节扭伤处置不当或致习惯性崴脚 医生提醒:踝关节扭伤可造成韧带撕裂,自行用药不会好
当前我省正值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多发期,道路经常湿滑结冰,不少人行走时不慎滑倒崴了脚。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连日来每天接诊几十例崴脚患者。“崴脚导致踝关节扭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是临床常见的、发病率最高的运动损伤。”1月29日,该院创伤·显微外科副主任禹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在行走或运动时,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就会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一般主要是韧带的损伤,尤其是外侧副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其中距腓前韧带最薄弱)损伤。踝关节扭伤后,临床表现为迅速出现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随后出现皮肤瘀斑。根据外侧副韧带损伤程度,分为Ⅰ度损伤(距腓前韧带和/或跟腓韧带的拉伤...
2024-02-23 11:25:34
骨折后疼痛难忍,能否马上手术? 专家表示:这些部位骨折须先消肿再手术
“医生,我骨折这么多天了,怎么还是消肿治疗,实在太疼了,快给我做手术吧!”“医生,隔壁床病人也是骨折,来得比我晚,还能走能动,怎么他就安排手术了,而我却没有?”……在长沙市第四医院骨科二病区,近期因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道路湿滑而不慎摔伤的骨折患者剧增,很多患者疼痛难忍,对医生没有立即手术治疗非常不解。为什么有些骨折患者不能马上手术,反而一直消肿治疗呢?该院骨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张淑云介绍,对于胫骨平台、胫腓骨、踝关节、跟骨等软组织覆盖较少部位的骨折,医生往往不会立即手术治疗,而是建议先进行消肿、消炎等处理。“这就好比一个旅行箱里塞满了东西,好不容易把拉链拉上,这时候一旦拉开拉链,里面的东西就会‘爆...
2024-02-23 11:25:34
消化内科专家提醒: 经常吃火锅 当心“火锅病”
近日,家住长沙市马王堆的23岁黄女士,因上腹部疼痛不适3天,来到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三病区门诊就诊。医生询问病史得知,黄女士这段时间经常吃火锅,3天前吃了一顿麻辣火锅后,出现阵发性上腹部疼痛不适。她自行服用止痛药,症状一直未能缓解。胃镜检查发现黄女士胃窦、胃角多发溃疡。医生告诉她,这是吃火锅惹的祸。“临床上将食用火锅方法不当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比如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等,通俗地称为‘火锅病’。”省人民医院消化三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吴明浩告诉记者,寒冷天气,火锅是餐桌上的首选,但常吃火锅,小心吃出“火锅病”。如何才能避免“火锅病”呢?吴明浩表示,吃火锅时须注意以下几...
2024-02-23 11:25:33
小儿“麻拐尿”是咋回事?
小儿经常喊尿尿,每次尿量却只有一点点,这种尿被称为“零碎尿”,我省不少地方又称之为“麻拐尿”,因为喝点麻拐草(车前草)泡的水就好了而得名。
小儿正常每天排尿多少次?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婴儿期每日排尿20~25次;1岁以上每日排尿15~16次,到了学龄前和学龄期,每日排尿6~7次。正常排尿机制在婴儿期由脊髓反射完成,随着神经系统发育,逐步由脑干-大脑皮层控制反射,至3岁时已能控制排尿。在1.5~3岁之间,小儿主要通过控制尿道外括约肌和会阴肌控制排尿,若3岁后仍保持这种排尿机制,不能控制膀胱逼尿肌收缩,则出现不稳定膀胱,表现为白天尿频、尿急,偶尔尿失禁和夜间遗尿...
2024-02-23 11:25:33
首页
上一页
...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
下一页
末页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
无偿献血指南
2025-06-18
与健康“童”行 | 儿童肥胖知多少
2025-06-11
九项竞技展锋芒 百舸争流向未来——益阳市南县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盛大启幕
2025-06-06
省农科院专家下沉一线 助力怀化鹤城特色农业发展
2025-06-06
怀化市鹤城区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眼健康科普活动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