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首页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更多
》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歼-35A隐身战斗机在现代空战中的优势
歼-35A隐身战斗机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骄傲,其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实战应用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首先,歼-35A隐身战斗机采用了尖端的隐身技术,包括特殊材料和外形设计,这些都极大地减少了雷达波的反射,使得敌方的探测难度大幅增加,从而在战场上为飞行员提供了宝贵的隐蔽性。设计师们巧妙地运用了流线型的机身和内置武器舱,确保了飞机在飞行时的低可探测性。此外,歼-35A隐身战斗机装备了先进的航电系统,包括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综合数据链,这些系统能够提供实时的战场信息,确保飞行员能够准确地掌握敌我态势,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决策。飞行员在驾驶舱内通过高分辨率的多功能显示器,可以直观地看到战场全貌,配合...
2024-12-05 10:32:09
扫雷车:战场“铁扫帚”迎来新发展(下)
敢闯信息化智能化新“雷区”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地雷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相继出现自寻地雷、声控增程地雷、智能反侧甲滚雷等各式各样新型地雷。为适应这种新变化,扫雷车也加快自身发展,敢于闯入信息化智能化新“雷区”,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新趋势。一是扫雷方式无人化。人工扫雷作业危险系数较高,随着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用无人系统取代人工排雷、实现探排雷一体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无人扫雷能适应比较复杂严苛的作业环境,这无疑会使更多探排雷机器人进入战场,提高探排雷效率。美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先后研制出“魔爪”“派克波特”“地雷猎手”等无人...
2024-12-04 10:00:00
扫雷车:战场“铁扫帚”迎来新发展(中)
扫雷车驶上进阶之路
20世纪80年代,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和伦克公司合作研制出一款链锤式机械扫雷车——“野猪”,大幅提高了扫雷效率,标志着二战以后扫雷车再次驶上进阶之路。“野猪”扫雷车在M48“巴顿”坦克底盘上全新改造而成,通过抡转支架上的链锤砸击地面进行扫雷。其扫雷装置外形硕大,采用框架结构,粗壮的框架前端有横置的支架,支架上设置着24根结实的钢链,钢链一端连接有粗壮的钢柱。扫雷作业时,支架转动带动钢链以一定方向挥舞,钢柱就能将前进道路上的地雷“踏毁”或“踢出”通道外。因扫雷作业的过程形似大象行走,故“野猪”扫雷车又被德军称为“大象足扫雷工具”。事实证明,“野猪”扫...
2024-12-04 09:00:00
扫雷车:战场“铁扫帚”迎来新发展(上)
“野猪”NG扫雷车(资料图片)前不久,第27届欧洲萨托利防务展在法国巴黎举办。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展会上推出了新一代装甲扫雷车——“野猪”NG。相比上一代基于M48坦克底盘开发的“野猪”扫雷车,“野猪”NG选用“豹”2坦克底盘,有效解决了上一代动力不足、防护薄弱、扫雷效率低下等问题。无独有偶。英国皮尔逊工程公司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开拓者”扫雷套件,它在“开拓者”城市破障套件的基础上升级而来,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在半小时内集成到各种车辆平台上,让其快速具备扫雷功能。自地雷问世并广泛得到应用以来,如何排雷一直是军工领域关注的重点。作为有效的排雷装备之一,扫雷车一般以主战坦克、装甲输送车以及某些轮式车辆为底...
2024-12-03 11:00:00
武装直升机:从“坦克杀手”到“无人机克星”
英国海军在11月初演练了用直升机拦截无人机的战术。图片来源 英国国防部简易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迫使许多诞生于数十年前的传统武器系统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从中东到乌克兰,面对数量庞大且行踪不定的无人机,武装直升机纷纷转型,从“坦克杀手”转变为“无人机克星”,积极参与防空作战。美国“商业内幕”网站近期发表文章指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防空作战已不再是固定翼飞机、高射炮和地空导弹的专属领域。在俄乌冲突和巴以战场上,直升机追逐并打击无人机的场景变得越来越常见。此前,武装直升机的“猎物”主要是地面单位;而现在,简易无人机的数量激增,传统防空手段显得捉襟见肘,直升机却显示出对抗“低...
2024-12-03 10:00:00
日本拟增购美制军用无人机(下)
日本最先引进“海上卫士”无人机并着手试运行的机构,是作为重要准军事力量的海上保安厅。2022年10月,日本海上保安厅在位于青森县的八户航空基地启用第1架“海上卫士”无人机,并开设远程操作中心,负责搜索失踪者、监视故障船舶等活动。2023年5月起,海上保安厅运用3架“海上卫士”无人机,构建起海洋全时监视体制。日本海上保安厅还计划在2025年再引进2架该型机,部署在北九州机场,以确立“可常态化监视多个海域”的体制。2023年5月,日本海上自卫队租用海上保安厅1架“海上卫士”无人机,截至目前,已完成约2000小时飞行,并分3个阶段进行测试,旨在确认机体与传感器性能、优化信息收集能力和试验最长续航时间。...
2024-12-02 10:00:00
首页
上一页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下一页
末页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
无偿献血指南
2025-06-18
与健康“童”行 | 儿童肥胖知多少
2025-06-11
九项竞技展锋芒 百舸争流向未来——益阳市南县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盛大启幕
2025-06-06
省农科院专家下沉一线 助力怀化鹤城特色农业发展
2025-06-06
怀化市鹤城区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眼健康科普活动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