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物质被人吸食后,才会刺激人体产生快乐激素,让人成瘾。这些瘾主要包括茶瘾、烟瘾、酒瘾、毒瘾等。
那么问题来了,手机作为网络终端是一种不可吸食的电子产品,不可吸食为什么也能刺激人体并成瘾呢?网络终端制造者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如下解释。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非吸食物质也会刺激人体释放快乐激素,令人成瘾。非吸食物质成瘾的形态有以下几种。
小说成瘾
有的人在看小说时,会感觉很刺激,这种刺激就会催促人体释放快乐激素。比如男生读武侠小说,女生读言情小说,常会深陷情节之中,不能自拔。读小说让人感觉刺激,获得愉悦,经常如此,读小说就成了一种瘾。
社交成瘾
有的人会对社交网络上瘾。每天一上网,必定拼命刷屏发状态、发信息,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天天忙得不可开交。为什么忙得不可开交?因为社交网络对这样的人也是一种强力刺激,可以使人体释放快乐激素。如果一个人上了社交网络就成了一条兴奋的龙,离了社交网络就成了一条无趣的虫,那么这个人就有了社交网络成瘾的倾向。
信息成瘾
有人有这样一种渴望:他想成为世界上知道事情最多的人,成为信息之王,别人谈什么他都能插话,别人问什么他都懂。知道的信息多,就能得到别人的崇拜,而别人的崇拜就会刺激人体释放快乐激素,让人产生满足感。渴望掌握超量信息的人,最容易信息成瘾,你看他天天忙着通过各种方法获取各种信息,唯恐知道的比别人少。
游戏成瘾
游戏容易让人上瘾,一些粗糙的、操作简单的过关类小游戏更容易让人上瘾。画面精美,情节复杂的大型游戏因操作过于杂乱,太累人,反倒不容易让人成瘾。那些小游戏只需简单地操作就能获取胜利,刺激人体释放快乐激素,算是获得愉悦的捷径,所以许多人玩小游戏是玩它千遍也不厌倦。
说了这么多的非吸食物质成瘾的状态,你应该明白手机为什么会让人上瘾了吧!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网络终端设备,借助网络,将小说、社交、信息、小游戏等皆可让人成瘾的非吸食物质刺激统统整合到一起了!现在你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里面总会有一款非吸食物质刺激到你上瘾。只要你对智能手机的某一种功能上瘾,智能手机就会轻易俘虏你,成为你爱不释手的“唯一”,甚至让你爱它胜过爱自己!
【科学探索】
人类对某种刺激上瘾,自古有之,但早期人类的各种瘾并不太大,算是小瘾。但是向前推500年,人类的各种瘾却迅速膨胀起来。这500年间,人类的各种瘾为什么会大爆发,社会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许多瘾并不是偶然发生,而是有利益集团在背后刻意推广:瘾的暴发与经济利益居然有着暗藏的对应关系,你有瘾并非完全是你的错,而是有人想用你的瘾赚你的钱,控制你!所以说对瘾保持警惕是必要的。免得丢了钱,丢了健康,丢了前途,丢了自己。
【趣味链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青岛市民张先生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孩子们却一个个抱着手机玩,气得老人扔下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摔盘子离席而去。这与其说是一种不经意的习惯,不如说是对亲情的冷漠。所以,回爷爷家,别玩手机了,就陪爷爷说说话吧!
初审:彭常凤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