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成果——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研制的“医用植入物等材成形机器人”科技转化签约仪式在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据悉,本次签约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总金额为5160万元。
参加签约仪式的双方代表合影。
此次签约的医用植入物等材成形机器人,是由联合创始人蒋灿华、梁烨、左国坤领导的联合攻关小组,历经多年的合作科研攻关取得的成果,前期分别获得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一等奖、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创新赛金奖、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该机器人是国际上目前唯一的针对医用植入物进行数字化个性成形的医学装备。该装备规避了传统减材植入物只能手工成形、精度差;增材制造植入物成本高且存在无法二次调整等问题。为临床患者用上低成本且精准、安全的植入物,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和临床路径。
“围绕颌骨数字化精准整复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打通全流程数字化医疗的最后一个堵点问题就是植入物的数字化成形,这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术后面容”,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省口腔医学会会长、省数字医学学会副会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蒋灿华教授介绍道,“这是一个没有国际先例的设备,研发过程非常困难。国家科技项目和转化政策让我们的设计成为现实,特别难得的是,项目前行路上我们遇见了一群有能力、有情怀、有远见的企业家朋友。” 蒋灿华介绍了前期国产口腔装备巨头、宁波蓝野医疗的徐步光总裁在科研样机的研发中给予了大量支持;国产钛板头部企业宁波慈北医疗的沈天威总经理帮助项目完成了市场调研和市场路径规划;中南大学(口腔颌面再生王松灵院士专家工作站)提供了转化平台和评价支持;最后特别感谢华荣股份总经理李江在项目熟化、中试过程给予的帮助。蒋灿华说:“企业家的成功,在于其具有独特而敏锐的目光。我们是在合适的时间遇上最正确的人,有了华荣等企业的参与,让我们真正看见了这项成果如何去帮助更多的人。”
签约仪式上,李江高度肯定了研发团队的成果,并介绍了华荣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积极布局前沿领域。华荣股份正在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方向的领先产品,恰好遇上医学专家带来的项目契合度很高,而且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此次合作是强强联手。后续将与原研团队一起开展项目成果的熟化、迭代和量产,争取产品早日上市,造福患者。
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江总经理(左)与项目创使人蒋灿华教授(右)签约
“2024年,该项目获评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对我们来说既是荣誉也是鞭策,如何尽快让成果实现量产,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用上,是我们最着急的事”,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数字医学学会秘书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梁烨副教授被成果全体合作单位共同推荐为该转化项目负责人。在转化签约前,梁烨已带领技术攻关小组驻扎在华荣中试车间好几个月,期间不仅扫除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技术障碍,还进一步优化了产品性能。他介绍,这个机器人装备要自研大力矩机械臂,还要考虑在医院应用做紧凑性设计,同时针对。此次转化签约是项目的重要里程碑,产品的生产熟化对科研人员一直是一项有挑战、有难度的工作。找到能转化成果的优秀生产企业,就能让产品生产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对于患者而言就是能更快用上更低价、更好的治疗方案。
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顺意(左)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梁烨副教授(右)代表双方项目负责人签约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百人专家左国坤研究员,作为项目核心技术的总指导,回顾了华荣对项目的早期调研。他认为企业生产负责人在调研现场亲力亲为复现临床痛点问题,深入与团队讨论竞品方案,令人印象深刻,这充分体现了华荣股份认真与细致的工作作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宁波慈溪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一直从临床医疗中寻找痛点,前期已有一些成果通过不同路径进行了成果转化,对于“医用植入物等材成形机器人”这一成果,现在契机非常难得,这一转化路径对于成果早日变成产品非常有益,希望各方合作越来越紧密。
华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江总经理(左)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左国坤研究员(右)在签约仪式上
据悉,本成果的牵头研发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是“湖南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该院提出了321医学创新体系,不断推动科研团队深度融合“政医学研企金”六方资源。此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就是成果转化支柱体系赋能的结果。该成果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医用植入物等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提升产业竞争力。相信医用植入物等材成形机器人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各方技术负责人开展中试讨论。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