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我国发布饲草产业规划

2023-03-22 13:52 作者: 科普湖南 来源: 43604 次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针对全国饲草产业发展的第一个专项规划,也是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加快补齐草食畜产品供给短板、促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当前,粮食安全的主要压力在饲料粮,促进饲料粮减量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增加饲草供应,减少牛羊养殖精饲料用量。2021年,我国“粮改饲”完成面积2000万亩以上,收储优质饲草5500万吨,牛羊养殖减用玉米和豆粕720万吨,相当于减少了2600万亩的玉米、大豆种植需求,节约耕地600万亩,实现了化草为粮的效果。

近十多年来,我国居民对牛羊肉和奶类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但国内生产发展相对滞后,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饲草特别是优质饲草供给不足。初步测算,我国每年对优质饲草的需求总量将超过1.2亿吨,尚有近5000万吨的缺口。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苜蓿、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的缺口将持续缩小。

由于我国饲草产业起步较晚,生产经营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亟须加强顶层设计。《规划》谋划设计“十四五”期间饲草产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有助于凝聚行业内外共识,汇聚各方面力量,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饲草产业发展面临种植基础条件较差、良种支撑能力不强、机械化程度偏低等制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部将以实施《规划》为抓手,加快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饲草产业体系。《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全国优质饲草年产量达到9800万吨,牛羊饲草需求保障率达80%以上,饲草种子总体自给率达70%以上,饲料(草)生产与加工机械化率达65%以上。

《规划》对不同区域的饲草生产模式、主推品种、产品种类进行规划,指导各区域充分挖掘饲草生产潜力,引导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

南方地区推行特色化、差异化饲草发展模式,在适宜地区开展草山草坡改良及人工混播饲草放牧地建植与管理。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

分享到:
头条推荐
科技燃梦 探索未知 ——郴州市科技馆携手良田小学共筑留守儿童科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