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推进全省大豆扩面增产、提品质增效益,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建立“大豆柑橘套作”新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创建多个示范片区,为破解耕地资源瓶颈、提升大豆产能开辟了新路径。
创制良法:扩面积,提单产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室作为全省开展大豆研究的主要单位,充分发挥科研优势,面对耕地资源有限与大豆扩产需求的双重压力,结合我省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种植习惯和传统优势,创制了“大豆柑橘套作”立体种植模式。该模式能挖掘有限耕地资源种植潜力、保持柑橘园水土、防止柑橘园行间杂草、减轻柑橘病虫害、增加柑橘园前期经济收入,保证大豆和柑橘有机结合、互利共生,探索出大豆产能提升的湖南本土创新模式。
2025年华容大豆柑橘套作
大力推广示范引领,立足全省大豆生产实际,在全省多地创建幼龄标准柑橘园套作大豆示范片,旨在推动大豆柑橘套作模式在全省的高效规范推广运用。
技术支撑:新品种,新技术
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大豆研究室开展大豆研究60余年,经过多年不懈试验,选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40余个(其中国审4个),获省部级奖励29项,发表论文100余篇,研发推广10余项核心栽培技术,其中“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封闭除草技术”等栽培技术,已在常德、岳阳等13个市州开展高产示范,辐射应用于全省。创建大豆净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柑橘套作等多项高产示范,净作夏大豆实收亩产超250公斤,获农业农村部高产典型表扬。
2024年湖南高产大豆示范片
多年理论研究和试验示范的积淀为“大豆柑橘套作”新模式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在新模式的示范片中,充分应用大豆室近年来选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立足已有研究基础,创制了“优品种、优技术”的双优大豆柑橘套作关键技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解决了生产中的环境与技术限制,加快了该模式在全省规范高效地推广应用。在与省农科院相关单位联合创建的慈利、永顺、张家界大豆柑橘示范片中,实收大豆亩产超110公斤,柑橘风味物质增多。
发展前景:大豆增产新途径
“大豆柑橘套作”模式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创新。我省是全国柑橘主产省份,柑橘种植面积、总产量均排全国第二,柑橘种植总面积约700万亩,全省新建标准柑橘园、幼龄柑橘园、高接换种柑橘园、密改稀柑橘园等橘园果园适宜套种大豆,2亩柑橘园大豆产量相当于1亩高产净作耕地,整体约有0.75亿~1.5亿公斤大豆增产潜力。目前,全省各地推广的大豆柑橘套作示范片在作物所大豆专家团队的指导服务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前期长势喜人,农户对增收充满信心,有望再创产量新高。
大豆柑橘套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是湖南省挖掘土地潜力、实现“一田双收”、保障粮油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创新实践,有望为湖南乃至全国的大豆产能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