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是蛋鸡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泄殖腔或输卵管脱出肛门外。该病使鸡群产蛋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严重影响养殖效益。蛋鸡脱肛可防可治,只要查清原因、综合预防并积极治疗,就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一、全面分析,查清脱肛原因
(一)营养因素
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导致蛋鸡营养过剩、脂肪堆积。肥胖蛋鸡的肛门周围组织弹性降低,输卵管外翻后难以自然复位。同时,腹腔脂肪挤压输卵管使产蛋时阻力增大,蛋鸡因过度努责而脱肛。维生素A和维生素C对维持输卵管黏膜的健康十分重要。若长期缺乏,黏膜上皮会角质化,弹性下降,容易发炎。当输卵管因炎症变窄或扭转时,蛋鸡因产蛋困难而脱肛。
(二)环境因素
蛋鸡在育成期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5小时,会导致性成熟过早、提前开产。提前开产易产生畸形蛋,此时输卵管等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蛋鸡因产蛋困难而脱肛。蛋鸡对环境变化很敏感,鸡舍拥挤、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噪声、突发惊吓等,会让蛋鸡发生应激反应,造成外翻的输卵管无法正常复位。
(三)疾病因素
蛋鸡长期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输卵管黏膜干燥,缺乏润滑,产蛋时因过度努责而脱肛。蠕虫病、球虫病会降低肌肉弹性,腹腔肿瘤会压迫输卵管,这些疾病都会诱发脱肛。
二、综合预防,降低脱肛发生率
(一)按需配料
根据蛋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饲料。开产前降低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能量比例,促进体成熟,保证蛋鸡不过肥、不早产。
(二)加强管理
光照、温度、湿度、通风、供水、供料、捡蛋等均应符合操作规程要求,不轻易变动饲养管理程序。育成鸡光照控制在9小时内,开产后逐渐延长到14~16小时。蛋鸡按大小强弱分群,控制饲养密度。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加强通风换气,定期消毒。禁止在鸡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防止犬猫鼠鸟等进入鸡舍。
(三)防治疾病
要注意观察产蛋期蛋鸡的产蛋和排粪情况,做好输卵管炎、泄殖腔炎、腹泻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防止蛋鸡因疾病因素脱肛。
三、积极治疗,提高康复率
(一)轻度脱肛
病鸡产带血蛋或产蛋时发出痛苦努责声,或有轻微的脱出物突出肛门外,但能自然缩回体内。这时要查清并消除病因、及时治疗。
(二)中度脱肛
病鸡泄殖腔脱出肛门外,不能自然缩回体内。这是需要及时将脱出物用温盐水冲洗后送回腹腔内,隔离病鸡防止互啄,并给予消炎治疗。
(三)重度脱肛
病鸡的泄殖腔和部分输卵管、肠管脱出,脱出物较大。此时需用温盐水冲洗脱出物并人工整理复位,从肛门给予青霉素40万单位防止感染。再次脱出的,整理复位后将鸡倒立,从肛门滴入氯霉素眼药水1~2毫升,每天2次;每只病鸡每天口服2次土霉素,每次150毫克;同时视情况对病鸡限饲停饲。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