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在葡萄园区里走一遍,最后会把相机采集存储的数据无线传输到后台,后台的操控系统会进行实时分析处理。一旦园区发生病虫害,平台就会发布预警信息给种植户,提醒其赶紧去打药……”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观兰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宁夏农林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杨淑婷向参观者介绍团队针对酿酒葡萄研发的首款病虫害监测机器人。
“这个设备可以自主行走,顶端集成一台高光谱相机,用来检测葡萄叶片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下面集成两台雷达相机,用来识别、规划路径;为了更好地适应颠簸地形,我们在底部设计了双侧支撑滑轨。”杨淑婷介绍,这是“宁夏酿酒葡萄智慧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最新科研成果之一。针对酿酒葡萄产业种植成本高、用工量大、农药利用率低以及智慧化生产水平落后等问题,该项目通过综合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3S”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农业智能感知—诊断—决策—调控”为主线,开展了空地一体化酿酒葡萄病虫害智能诊断技术、变量施药协同控制系统研发等研究。
据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学俭介绍,该项目实施一年多以来,通过大量的田间、实验室工作,开展病虫害光谱特征标定、病虫害模型训练、样机设计与测试等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该项目研发的酿酒葡萄病虫害精准智能监测机器人指导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开展农情监测,累计推广示范面积390亩,全园区节省农药投入25%,节省人工投入10%。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