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森井模式菌群”技术产品在我省首次应用

2024-11-13 09:19 作者: 俞强年 来源: 59213 次阅读

近日,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的专家与株洲市农业农村局、株洲市农科所、株洲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一同到株洲市渌口区、醴陵市,对当地采用“森井模式菌群”技术种植的示范田,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据悉,该技术为首次在我省应用。

“森井模式菌群”技术产品是一种新型绿色肥料,通过将“益生菌群”投入土壤中,能够显著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减少因重茬、化肥农药过量使用、耕作管理不当而引起的土传病害发生,同时可促进作物对大中微量元素快速吸收,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今年7月,株洲市在我省率先应用这一种植技术。

在株洲市渌口区南洲镇石板桥村,连片的晚稻迎来丰收时刻。“这边的色泽明显金黄,稻谷也更加饱满。”种植户刘乾胜指着7亩示范田里的水稻说。

渌口区当地的管理员介绍,这片水稻于今年7月7日抛秧,分为绿色种植示范田和对照田,两边的田间管理均一致,但施肥模式不同:示范田施复合肥35公斤/亩,同时增施“森井”有机水溶肥料5升/亩,后期未追肥;对照田先后喷施复合肥50公斤/亩、尿素10公斤/亩、氯化钾5公斤/亩。

专家组现场采取采点实测方法,对示范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抽取5个测产点。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田的产量比对照田的产量增产4.2公斤/亩,减施化肥30公斤/亩(减幅达49.28%)。

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章秀福表示,示范田的水稻整体生长平衡、转色好,初步实现了化肥减量、绿色种植的技术效果。

专家组同样对醴陵市均楚镇黄龙村的100亩玉米种植示范田进行了测产。经测评发现,示范田带苞叶平均亩产量952.2公斤,去苞叶平均亩产量617.4公斤;而对照田带苞叶平均亩产量866.6公斤,去苞叶平均亩产量560.2公斤。

“示范田玉米群体长势均衡,叶色较浓,根系活力较强,活秆成熟,充分展现了森井有机水溶肥料在玉米种植中的显著成效。”章秀福解释说。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