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药用植物,以块茎入药,是常用中药材。近年来该品市场货源不足,价格上升,种植前景看好。旱半夏适合湖南省各地栽培,现将其春季播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选地
旱半夏喜温和湿润气候,耐荫、生长适应性较强,块茎能在地里自然越冬,在山坡、丘陵、平地均可栽培,也可与木本药材和柑橘、桃、梨、枣、葡萄等果树及玉米等高秆作物套种,以砂质土或红壤土种植最佳,低洼积水地块不宜种植。
二、种植
春季播种以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下种为宜,用鲜块茎直播,品种选用“柳叶型三叶”旱半夏为好。播前翻耕1次,结合翻耕每亩施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作底肥。然后整平耙细、做畦,畦宽1.3米,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旱半夏块茎一般采用条播,在畦面上开横沟,沟距20~25厘米,沟宽6~8厘米,按株距10~15厘米在每条沟内排列块茎,芽头向上,栽后盖土,以不见块茎为宜。栽后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
三、田间管理
1.除草:在幼苗未封行前,要及时除草,中耕深度不宜超过5厘米,以免伤根。旱半夏的根生长在块茎周围,根系集中分布在12~15厘米的表土层,所以中耕宜浅不宜深。旱半夏块茎栽种后出芽前,喷洒乙草胺可防止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旱半夏生长期,可用精喹禾灵或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除草剂防除杂草。
2.施肥:在苗高20厘米左右时,每亩可用10公斤尿素对水1000公斤(或稀薄人畜粪水)泼浇于土表,加快块茎膨大,有利增产。
3.培土:当叶柄上长出的珠芽成熟落地后,用细泥土撒于畦面,厚约1.5厘米,盖住珠芽,使珠芽在泥土内生根发芽,利于丰产。
4.摘蕾:旱半夏生长期植株会出现抽薹开花现象,消耗养分。因此除留种外,要及时分批摘除花蕾,提高块茎产量。
四、病虫害防治
初次栽培旱半夏的土地病虫害较少,有时会发生叶斑病和病毒病。
1.叶斑病:雨季积水时易发生,危害叶片。
防治方法:(1)及时开沟排水;(2)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2.病毒病:高温多湿时易发生,危害茎叶。
防治方法:(1)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深埋;(2)病穴用5%石灰乳浇灌,以防蔓延。
五、采挖
旱半夏春季播种可当年秋冬季采挖。当旱半夏茎叶枯萎变黄后,选晴天小心挖起块茎,抖去泥沙,放入箩筐或编织袋内。拿回后将鲜块茎按大小分开,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可留作种,用湿细沙混合贮藏保管;直径在1厘米以上的块茎去皮晒干即成商品。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