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2024年水产养殖行情分析 哪些水产养殖品种值得期待?

2024-06-16 18:51 作者: 中国渔业报 来源: 45994 次阅读

刚刚过去的2023年,多个水产养殖品种经历了上半年暴涨、下半年暴跌的过程,不少养殖户在这一年亏损严重,但也有人逆势赚钱。进入2024年,有哪些水产养殖品种值得期待?

牛蛙

2023年,对于牛蛙行业而言,最大的好消息就是“政策松绑”,牛蛙养殖合法化。农业农村部出台政策,支持健康发展“牛蛙经济”。

这一年牛蛙也同步经历了价格跌破6元/公斤的惨淡行情,多次波动后始终没有迎来“印钞蛙”行情。尽管如此,2024年,牛蛙养殖业依旧充满机遇。牛蛙的加工业和消费市场十分成熟,每一款牛蛙菜品都是消费市场的“销量王者”,目前牛蛙餐饮市场规模已达600亿~800亿元。2022年,全国牛蛙养殖产量超70万吨,未来几年更有望破100万吨。

鳜鱼

鳜鱼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适温性广,全国消费体量大,适合大部分区域养殖,养殖和消费基础都非常好。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鳜鱼全国产量在35万~40万吨,产值超20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约700亿元。

目前,鳜鱼养殖端仍以饵料鳜养殖为主,反观饲料鳜,年产值仅占其10%不到,约3万吨,未来饲料鳜有着巨大的市场。可以预见,一旦这条鱼饲料投喂驯化成功,养殖“看天吃饭”的属性将大大降低,养殖利润会趋于稳定,这个过程还需要一段时间。业界普遍看好2024年鳜鱼的行情。

南美白对虾

南美白对虾是全球性养殖品种,目前养殖产量超过500万吨,其中,我国养殖产量超过200万吨。然而,我国年进口对虾仍超过85万吨,国内供给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缺口,发展前景广阔。

海大、通威、恒兴、粤海等大型集团企业都在深耕南美白对虾领域,从苗种、饲料、养殖、动保不一而足,由此可见这只虾的行业地位。2023年,尽管南美白对虾经历了10年来最低行情,但业界对行情普遍看好。

生鱼

生鱼俗称黑鱼,是特种水产中相对养殖难度低、养殖标准化程度高、养殖指标最能量化的品种,随着这3年全国加工线的快速发展,生鱼消费需求大大增加。在出鱼高峰期,工厂加工量和市场活鱼销售量几乎可以“五五”开。

当前生鱼的存塘量较大,加上新鱼上市推迟,消费市场不振,存塘量消耗较慢,短期内行情不被看好。不过,未来市场对大鱼和中鱼将有一定需求,建议养殖户根据自身实力和养殖优势,选择合理养殖模式。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目前仍可保本,养得好的还有盈利。纵观近10年加州鲈行情,它是养殖利润较为可观的品种之一,最高可达50元/公斤(2023年,最高达40元/公斤),最低也徘徊于20元/公斤左右。《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加州鲈产量达到80.24万吨。

加州鲈的消费群体遍布全国,各大零售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加州鲈走向千家万户,加州鲈在消费市场和产量上在逐步向“第五大家鱼”靠近,未来可期。

草鱼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大宗淡水经济鱼品种,常年来稳居我国淡水鱼养殖品种产量首位。《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草鱼养殖产量达到590.48万吨,比上一年增长了近15万吨。

2023年,行情低迷是草鱼的常态,但在4~5月、9月都出现了暴涨,主要是因为供应断层。虽然当前草鱼价格仍在10~12元/公斤的保本线挣扎,但由于2023年投苗少,2024年行情值得期待。

小龙虾

2023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约2900万亩,养殖产量约300万吨,综合产值近5000亿元。

2023年以来,由于小龙虾养殖端行情低迷,养殖户遭遇丰产不丰收的困境,但也有养殖户保持亩产400公斤的高产,养殖效益超1万元。

小龙虾行情季节性特别强,每年冬季及3~4月是行情较好的季节,小龙虾养殖模式多样,有稻田养殖、池塘养殖,有精养和粗养之分,饲料企业等也推出多种成熟的养殖模式,养殖户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特别需要注意“五月瘟”问题。

金鲳鱼

金鲳鱼是我国海水鱼养殖鱼类中第二大养殖品种,全国年产量25万吨左右,主要分布于两广沿海地区,产业年总产值超200亿元。

近两年来,金鲳鱼产业搭上预制菜发展的顺风车,应用场景取得突破进展。“一夜埕金鲳鱼”“金鲳鱼腩焖豆腐”“清蒸金鲳鱼”等预制菜产品让消费者在家10分钟简单操作即可享受美食;冷链物流更是进一步拓展了金鲳鱼的消费市场。2023年,金鲳鱼投苗量大减,冻库产品得以快速消耗,业内人士看好2024年金鲳鱼养殖。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