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的土地太硬,种菜出苗难。”“种菜的土硬得像石头,该怎么办?”……时常有读者朋友向记者倾诉自家菜地的各种土壤问题。近日,记者就土壤板结和改良土壤等问题咨询了省农科院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鲁耀雄。
“菜园土地硬,种菜出苗难,主要是种植户只注重收而不注重养造成的。”鲁耀雄告诉记者,种植户施肥不科学会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少,遇到持续干旱天气,土壤缺少水分就会结块不透气,导致种菜出苗难、生长不好、品质差。
鲁耀雄表示,想要改善这样的土壤状况,种植户须从以下6个方面入手:
一是种植前深翻土壤。每次种完菜后,种植户要翻耕地块,最多可深翻20厘米,翻地时要将土块粉碎,这样能改变耕作层结构,也能让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充分融合。
二是合理科学施用基肥。施用沤制的土杂肥、草木灰、腐熟的农家肥或者商品有机肥等做基肥,可以采用撒施或者穴施。在有机肥养分不足的情况下,可适当补充复合肥做基肥,但应防止肥料直接与种子接触。
三是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浇水。种子播种后,要多浇水,保持播种土壤的湿润度,以促进种子吸水膨胀萌发。遇到连续干旱天气时,要早晚浇水,以防土壤结块影响蔬菜出苗和生长。
四是合理追肥。施微生物菌肥可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最常用的是淋灌枯草芽孢杆菌稀释液,枯草芽孢杆菌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有益菌可不断改良土壤,防止蔬菜根腐病发生。同时,种植户还要根据生长情况,合理施用复合肥等,保证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五是秸秆覆盖。播种后,可以用作物秸秆对种植地进行适当覆盖,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有效提高蔬菜出苗,增加蔬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六是轮作养地。对不同科属的不同蔬菜品种进行合理轮作,充分利用土壤中所含的各种养分和不同土层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逐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细菌和有害物质积累,提高蔬菜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