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改良放牧草地让每头牛多赚2500元

2023-09-04 11:21 作者: 许治远 来源: 45753 次阅读

当前,我省部分天然放牧草地已无法满足养殖企业放牧要求,改良天然放牧草地迫在眉睫。8月25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邓荟芬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改良天然放牧草地后,与全程舍饲相比,采用前期放牧、育肥期集中舍饲后,每头肉牛平均利润可增加约2500元。

邓荟芬介绍,我省天然草地改良时,在高海拔地区多采用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的组合;在低海拔地区多采用小米草+宽叶雀稗+白三叶的组合。改良低海拔天然草地时,小米草+宽叶雀稗+白三叶按照1∶5∶2(质量比)的比例混播。作为先锋草种,小米草能够抑制早春杂草生长,等宽叶雀稗与白三叶生长茂盛时,可形成稳定的放牧草地。高温季节,宽叶雀稗可为白三叶遮阳;白三叶则为宽叶雀稗的春季返青提供氮肥,保证饲草周年不间断供应。

“小米草+宽叶雀稗+白三叶的混合草种费用为每公斤200元左右,每亩用种2.5~3公斤。”改良时,先根据情况翻耕或除杂,再浅播草种。一般当年4月上旬播种,7月就可以轻度放牧。在中等管理条件及合理载畜量下使用,改良后的天然放牧草地可以周年供青。

被选派为省科技特派员后,邓荟芬通过大量引种试种试验,发现宽叶雀稗适应我省气候条件,可作为天然草地改良的主要草种。目前,邓荟芬团队与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在株洲市茶陵县林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衡南县鑫发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展天然放牧草地改良工作。未改良之前,企业年出栏量100头左右,每头肉牛平均效益3000元左右。通过天然草地改良,企业肉牛年出栏量从原来的100头增加到150头,每头肉牛平均效益可达5500元左右。

我省天然放牧草地资源十分丰富,但草品质较低且退化严重。由于肉牛除育肥期外,其他时间均在放牧草地上吃睡。长时间的践踏和采食,严重破坏了放牧草地。邓荟芬表示,企业应在放牧草地建设围栏、划区合理轮牧,降低肉牛养殖成本,确保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819153710.jpg

生长茂盛的宽叶雀稗。

微信图片_20230819153655.jpg

改良后的天然放牧地。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