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是指通过种植再生能力强、两季丰产稳产性好的优质品种,利用头季收割后的稻桩休眠芽萌发长成稻株,抽穗成熟,再收一季的高产高效稻作技术,具有省工、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等诸多优势。从2014年开始,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湖南农业大学唐启源教授团队一起试验研究湖南省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通过播期、密度、肥料、留桩高度等试验,形成了湖南省再生稻“四防一增”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即防再生季低温抽穗扬花、防头季高温危害、防倒伏和防纹枯病,增强水稻再生出苗能力。近年来大面积应用生产示范情况显示,该技术已成熟,可在全省复制、推广。
1.选好品种 选择耐热、抗倒、抗病、再生性强、生育期适宜的品种。2016~2019年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征集到194个再生稻推荐品种,通过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域进行筛选试验和专家论证,已评选出湖南省第1批再生稻主推品种6个:Y两优9918、甬优4149、隆两优华占、徽两优898、深两优5814、泰优390;第2批主推品种10个:两优336、C两优651、泸优9803、Y两优551、两优389、天优华占、甬优4949、隆两优1988、两优121、深两优475。
2.适期早播 为避开头季高温抽穗扬花、再生季寒露风,确保再生稻安全齐穗,要尽早播种。选用背风向阳、高肥、避人畜危害的田块作为秧田,在播种前施足底肥。每亩大田用种量为:手插秧1公斤,抛秧1.5公斤,机插秧1.75公斤,机直播2公斤。
3.浸种催芽 采用“一浸多洗”或“少浸多露”的方法催芽。首先用清水把秕谷去掉,100毫升咪鲜胺对35℃温水100公斤,浸种子30公斤,消毒浸种4~6小时,再用35℃的清
水洗干净,然后保温催芽(破胸最适宜温度32℃~35℃,不能高于38℃)8小时左右。若谷壳显白再用35℃的温水浸10分钟,沥干后再保温催芽,如此反复催芽,达到理想效果后适时播种。一定要催芽播种,当种谷破心露白时,可用水稻种子拌种剂拌种。
4.合理密植 移栽秧龄大小与普通中稻栽培方法一致,但要比中稻生产密植30%~50%。手插秧每亩不少于1.5万蔸;抛秧要匀抛分厢,抛足1.7万蔸;机插秧要预留机损蔸数,25厘米行距的插秧机每亩插1.9万蔸,30厘米行距的插秧机每亩插1.7万蔸,要适当减慢栽插速度,减少机械植伤。对于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的超级稻品种,密度可以适当调整。
5.按需施肥 头季稳施肥,以控氮、增钾、补硅为原则,保证头季产量,不能倒伏。大田每亩施45%复合肥35~40公斤作底肥。移栽后5~7天内,结合施除草剂,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作分蘖肥。晒田复水后,每亩追施5公斤尿素加10公斤钾肥作穗肥。收割前7~10天,每亩施45%复合肥10公斤作促芽肥,促进再生芽萌发和出苗。如果头季收获时秆青叶绿,可不施促芽肥。再生季要补施发苗肥,在头季收后2~3天内,结合复水看苗补施发苗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提苗,苗好则少施,苗差则多施。如果没有施促芽肥,发苗肥可以适量多施。
6.科学管水 采用浅水活棵、薄露促蘖、晒田控苗、湿润长穗、寸水开花、干湿壮籽的水分管理原则。第1次在6月10日前后,结合控苗晒田。第2次晒田在收获前7~10天,施促芽肥后,干田收割,直到割后1~3天复水,干干湿湿,复水不要太深。机收再生稻必须提前7~8天排干水,减少机损,同时增强根系活力。手工收割再生稻、养鱼再生稻要适时露田。
7.防病抗逆 头季要控制好病虫害,再生季不需要施用农药。复水、孕穗期各施药1次,选用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三环唑,或用井冈霉素+三环唑等防治纹枯病;秧苗移栽前、孕穗期、齐穗期各施药1次,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稻瘟灵乳油、50%甲基硫菌灵等预防稻瘟病。
8.收割留桩 在8月5~10日,当95%头季稻成熟时收割,不宜过迟,青秆活秆收割,保证再生能力。机收再生稻要提前规划好路线,减少碾压损失。头季收割留桩高度在30厘米左右即可,早收低割,迟收高割。稻田在8月20日以后收获的,留桩高度要提高;8月5日以前的收获的,留桩高度要降低。
初审、一校:余 杏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