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稻田综合种养系列之稻鳅共作

2024-03-08 02:46 作者: 湖南省水产技术体系专家 来源: 337038 次阅读

  一、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强、便于管理的稻田。加高加固田埂,泥鳅种苗放养前要施足有机肥,并用生石灰对稻田进行全面消毒。开挖鱼沟鱼凼、设置防逃设施。

timg.jpg

  二、选用良种

  选择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的泥鳅苗种。

  三、投饵

  投喂鱼粉、豆饼粉、玉米粉、麦麸、米糠、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可将饲料加水捏成团投喂。水温25℃以上时,动植物饲料比为7∶3;水温25℃以下时,动植物饲料比为1∶1。放鳅第1周不投饵,1周后每隔3~4天投喂1次。饵料撒在鱼沟和田面上,以后逐渐缩小范围,集中在鱼沟内投喂。1个月后,泥鳅正常吃食时,每天喂2次。

  四、田间管理

  水稻治虫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可按常规用药量施用。喷施农药时灌深水,喷嘴朝上施药。禁止使用毒杀芬、呋喃丹以及生石灰、茶籽饼等。高温季节适当加灌深水,调节水温。经常检查修复拦设,及时堵漏,严防家禽下田。

  五、病害防治

  寄生虫主要危害泥鳅苗种。防治车轮虫和舌杯虫,可用0.7克/立方米浓度硫酸铜溶液或与硫酸亚铁组成的合剂;防治三代虫,可用0.3克/立方米浓度的晶体敌百虫。

       预防细菌性疾病如泥鳅赤皮、腐鳍、烂尾,可用0.3毫克/升二氧化氯或0.8~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结合用10毫克/升的土霉素浸泡消毒;预防水霉病可在苗种放养时,用3%~4%食盐浸泡5~10分钟。

  六、收获

  根据泥鳅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性,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收获:冬季在田里泥层较深处事先堆放数堆猪、牛粪作堆肥,引诱泥鳅集中于粪堆内进行多次捕捞;春季将进出水口打开装上竹篓,泥鳅自然会随水进入其中;秋季将田里水全部排干重晒,晒至田面硬皮为度,然后灌入一层薄水,待泥鳅大量从泥中出来后进行网捕。

  七、运输

  有袋运法、筐运法、箱运法等。远距离运输一般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途中要及时捞除死伤鳅,撇除粘液,注意水温的变化,防止阳光直晒和大风久吹。到达目的地后,应逐渐使运输水温与放养池水温接近(温差一般不超过3℃),以防泥鳅因温度剧变而死亡。

  八、适宜区域

  稻鳅共生模式适宜我省水稻产区。

作者:湖南省水产技术体系专家

初审、一校:余 杏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