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推出相关科学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帮助我省草食家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做好从业人员防控措施
对坚持在畜牧生产第一线和即将返岗的从业人员,应严格按当地政府相关要求和程序办理手续。同时,保持与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的密切联系,并做好员工每日身体状况检查以确保个人防护措施得当。
所有出入畜牧场的人员均需佩戴口罩并自觉测量体温;在食堂就餐人员需自行携带餐具,避免在食堂集中就餐;养殖园区和办公楼内,人与人之间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共处同一区域必须佩戴口罩,交换文件或物品时需佩戴手套并及时洗手;办公室内需保持干净整洁,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要注意的是,动物是传播疫病最为敏感的主体,个人防护措施只有更严格,没有最严格。
二、充分部署畜牧场环境消毒工作
养殖场要配备充足的消毒用品,如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肥皂等人用卫生用品及场区消毒剂、消毒水,坚持定期消毒、杀菌,做好档案记录,不留任何死角。场区全面消毒建议每3天进行一次。除严格执行佩戴口罩制度外,手套、雨靴、工作服等必要劳保用品须配备充足。
三、有条件有选择性地实施家畜检验检疫工作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选择性地对一些出现不适症状的家畜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核酸及抗原、抗体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家畜共患隐患,以提高从业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并为未来更好地进行人畜感染危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没有条件的养殖场,建议与相关疫病控制中心联系,将选择性样本送检,以消除隐患,树立安全信心。
四、严格实施奶肉产品检验检疫工作
奶肉产品同样是病毒寄生的重要载体,其安全与否不仅与消费者息息相关,而且也可以反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防控工作是否切实可行。除了常规进行的严格检验检疫步骤外,建议选择性地每隔5天对相关原料奶和生鲜肉进行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核酸及抗原、抗体抽样检测,确保产品优质安全,进一步佐证全产业链防护措施得当与否。
五、灵活机动部署饲草料资源和奶肉产品调运工作
严防严控时期,饲草料资源和奶肉产品的调运工作是重中之重,除了充分用好“绿色通道”制度,为“菜篮子”产品流通和农产品生产创造必要便利条件,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生产、有序流通外,进出养殖场的所有饲草料资源均需要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
建议多采用青贮料和生物发酵饲料;鲜奶产品销售除了对现有的销售渠道进行更为严格的操作程序外,建议加强电商平台的销售;肉制品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加强冷冻保鲜储存,以降低防护成本。
作者:湖南省草食动物产业技术体系专家
初审、一校:于 钊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