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技术 > 正文

方热军:新冠肺炎疫情对畜牧业影响巨大

2024-02-26 15:22 作者: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方热军 来源: 281714 次阅读

新冠肺炎疫情对畜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本人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看,去年的非洲猪瘟给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造成了极大影响,特别是中小养殖户和饲料企业损失更惨。据湖南省饲料办统计数据,2019年猪料总产量下降近30%,蛋禽、肉禽饲养和饲料产量虽然得到了补偿性增长(湖南分别为5%和35%),但就整个畜牧业来讲,这次疫情无异于雪上加霜,加上前些日子包括湖南在内的个别地方又有H7N9禽流感的报道,因此,养殖业的整体形势将更加严峻。

微信图片_20200218101339.jpg

目前疫情期间养殖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1)交通受阻。养殖企业、饲料加工企业无法正常开工进行满负荷生产,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

(2)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据近几天的报道,国内一些大型龙头企业饲料价格都有或即将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3)产品销售困难。受疫情、禽流感的影响,及其与之俱来的连锁反应,目前第三产业基本处于停业状态,缺少了消费的拉动作用,企业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预期疫情过后,这种状态也将要经历一段艰难的创伤修复期。

具体建议:(1)做好科学防疫,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抗疫”期间“战疫情、稳生产、保供给”,农业农村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但养殖企业往往在偏僻遥远的乡村,路卡繁多,送料车、产品销售车、排泄物处理车交通受阻。在做好科学防疫的同时,文件政策希望能够尽快落实到基层(乡、村两级)。

(2)做好稳产保价工作。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保障肉、蛋、奶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拿出“三年恢复生猪生产”的决心,将相关政策扩大到整个养殖业。

(3)下大力气,做好畜牧业的整体规划布局。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产品产量和价格的稳定与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密切相关,我国广大农村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有养殖的传统和优势,因此,国家不能一味地只关注规模企业,对中小散养户应当积极引导、加以鼓励;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市场差异大,如白羽肉鸡市场以北方为主,黄羽肉鸡的市场主要在南方,国家在规划布局时,要做到统筹兼顾,做到“白—黄平衡”。

(4)“强内功”,企业内部做好结构调整。针对疫情及其后续触发的连锁反应,企业应当在品种数量、结构上做好决策。例如肉鸡行业,由于疫情、禽流感、鲜活市场、消费市场等等情形和政策的调整,企业应当在养殖规模、品种结构上及时做出调整。据相关企业反映,目前,活禽渠道受阻价格低迷,而生鲜市场保持活跃;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因活禽市场管理变化的家禽养殖。

作者: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方热军

初审、一校:于    钊

复审、二校:傅仁斌

终审、三校:郭有余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南岳推出国内首个科普主题夜游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