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攸县宁家坪镇下湾村300亩烟薯迎来丰收季,种植基地的村民们忙着去土除杂、拾捡装桶,将一车车满载的烟薯运往存储点分拣、包装成箱。
“2023年烟薯总收入有150万元。今年通过技术改良,烟薯亩产增加至2500公斤,总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该村党总支副书记陈祖华说道。
下湾村的土地比较零散,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但自然条件优越,土质多是砂性土壤,透气性好,且地下水丰沛。两年前,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与省农科院对接,邀请专家到村里调研,将水、土取样化验后,确认适合种植烟薯。
“我们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统一种植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去年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陈祖华介绍,下湾村种植的烟薯25号是一种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甘薯品种,肉质细腻、口感甜度高,且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一投入市场,就赢得了消费者好评。
“因为口感好、品相佳,不少消费者自发到村里购买,去年生产的烟薯两个月就销售一空。今年,除了老客户,还有不少人在线上下单。”驻村工作队队长汪爱国说,今年村里还新建了冷库,延长烟薯销售期,通过错峰销售扩大下湾烟薯“朋友圈”。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