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沅陵马家村:“薄弱村”变“百万村”

2024-10-31 15:55 作者: 何峰 向怡凡 瞿云 来源: 48078 次阅读

金秋时节,笔者走进沅陵县麻溪铺镇马家村,只见刘家溪水流潺潺,两岸绿树成荫,碣滩茶场郁郁葱葱,药材种植基地采收正忙。游步道上,三五成群的游人拍照、漫步,处处散发着蓬勃朝气与活力。

马家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土地相对贫瘠,年轻人只能奔向“山外头”,找寻出路。2021年5月,随着省政府办公厅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入驻,马家村走出一条产业旺、村容美、乡风和的“蝶变”之路。

驻村工作队队长李迎军说:“马家村的劣势显而易见: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劳动力缺乏;土地相对贫瘠,河道堵塞,自然灾害频发。但优势也十分突出:离县城近,可以招商引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围绕产业发展,驻村工作队主动对接市场,打造马家村农业加工示范中心,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负责;通过以奖代补,发动广大村民种植莲藕、石菖蒲、枳壳等;成立腊制品加工厂,与大型超市建立订单式销售机制,并租赁门店改造成无人自动售卖超市,促进农产品销售。

村集体经济“单打独斗”,资源利用率低、发展效益不明显驻村工作队联合沅陵县各省派乡村振兴工作队,以马家村为中心建立中药材产业发展联盟,探索“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合+服务联享”发展模式,带动沅陵县17支省、市乡村振兴工作队驻点村抱团发展。

通过发展中药材种植、水果种植、腊制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成立沅陵县信诚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就近承揽工程业务,马家村实现了村民入股有股金、流转土地有租金、务工有薪金。“2023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240.5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宋海高兴地说。曾经的“薄弱村”成了“百万村”。

行至刘家溪,笔者看到三五游人正在岸边嬉水拍照。当地村民感叹,自溪流整治以来,河道变宽了,水质变清了,农田灌溉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这一切得益于刘家溪“水美湘村”溪流整治项目带来的红利:河道清淤疏浚2.29 公里岸坡生态化整治1.7万平方米、人文景观建设4处滨水生态建设2公里……

“以前山洪一暴发,刘家溪里的水就哗啦啦地灌进田里,不仅秧苗全泡了汤,附近的村民家中也经常被淹。”村民马明仁回忆,年年遭遇洪涝灾害,很多人都不敢种田。如今,刘家溪治理成效明显,两岸耕地的防洪抗旱能力显著提升,成了一方良田。

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村里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修通了进村公路,改造了危桥;建设了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小型文化广场、篮球场建起来了,空置房屋成为老年服务中心……

马家村的变化,不仅有“颜值”,更有内在。

一直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最难改变的就是村民观念。起初,马家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大部分村民不为所动。“为解决无人响应的问题, 村里推出‘积分制’,明确具体的奖惩机制。”宋海介绍,村民可凭积分兑换洗衣粉、大米、毛巾等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从成立幸福协会、建立爱心超市,到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十好马家人等评选活动,再到有效遏制婚丧嫁娶违规大操大办,马家村村风民风日益和谐淳朴。

曾经的贫瘠之地,如今蜕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示范村。2023年,该村获评湖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和怀化市美丽乡村等殊荣,其治理模式被称为“沅陵模式”。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