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县传真 > 正文

祁阳三家村:“菜篮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2024-09-27 18:22 作者: 熊晨思 肖锦涛 来源: 40024 次阅读

“我们村以前是省级贫困村,现在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近日,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春生自豪地对笔者说道。

从省级贫困村到省级脱贫攻坚示范村,再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三家村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观光农业,在8年内实现了羽化成蝶。

早先的三家村,大量田地被抛荒,杂草长得比人还高。2011年,在外务工的马春生临危受命,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我自掏腰包,带着村干部到长沙、郴州等地考察,寻求出路。”马春生说,最终,大家形成一个共识——种菜。“因为三家村靠近湘江,不缺水,砂土也适合种菜。”

2013 年,三家村引入湖南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土地流转最初租金为每亩每年260元,每五年增长20%。”马春生介绍说,除出租土地租金外,村民还能通过劳动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承包种植得现金,实现“一地生四金”。

然而,德辉公司的种菜之路并非坦途。在照搬寿光模式亏损后,德辉公司痛定思痛,根据三家村的日照和土壤条件,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的蔬菜种植技术。但是,蔬菜的产量上来了,品质却没有上来,卖不上好价钱。

德辉公司董事长于清华开始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控农药残留物,规模化种植绿色生态产品。2022 年4月,该公司的南瓜、辣椒、豆角、松花菜、黄花和甘蓝,获评绿色食品A级产品。

现今,德辉公司已建成智能温室大棚3.5亩、单体大棚120亩、高标准连体大棚315亩及露天蔬菜基地2250亩,年产时令优质新鲜蔬菜700万公斤;培育的“溪”“忆乡愁”等绿色产品闻名遐迩,价格翻倍。

“蔬菜种植到了一定规模,就很难突破了。”于清华说,德辉公司一直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该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蔬菜产业资源,结合三家村乡土风情,创建了一个集农业生产、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新概念田园综合体。

2020年,三家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德辉蔬菜产业园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和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前来旅游观光、劳动研学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去年,该村接待学生达7万人次,预计今年将突破10万人次。游客多了,一些村民也顺势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以前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公司,现在公司反过来把土地流转给村民。”于清华解释,一些员工学到技术后,想自己创业,便从公司承包土地,种植蔬菜、水果等。德辉公司收取一定管理费,为租户提供技术指导对接政府和市场,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村民黄玮想种桃子,但资金不够,又担心风险。德辉公司便向他提供资金,占股60%,实现利益绑定和风险共担。如此一来,黄玮彻底打消了顾虑。他从德辉公司承包了200亩地种植青桃。“今年桃子丰收,产量约为40万公斤,产值达300 万元。”黄玮高兴地说。

像黄玮一样的村民不在少数,当他们的种植事业步入正轨后,德辉公司所占的股份便逐渐退出。“公司要帮村民挣钱,不能跟村民抢钱。”于清华如是说。

初审:田文娟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

分享到:
头条推荐
邵阳市科协十一届三次全委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