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在祁阳市肖家镇兴喜现代农业智能化育秧中心建设工地,施工人员正在随着一台大型的商品混凝土泵车加紧浇筑安装连体育秧大棚混凝土基礅。目前工程建设已进入立柱打桩阶段,预计一周后将建成完工。
“我们这个项目总投资400多万元,配套建设连体塑料大棚4000平方米,今年1月份完成了土地平整和部分基坑开挖。正月初五复工后,我们抢抓施工进度,力争在3月上旬完成并投入早稻育秧,每批次可满足1000余亩机插用秧需求。”祁阳市肖家镇兴喜现代农业智能化育秧中心建设项目负责人李新宝介绍道。
智能化育秧省地、省种、省工、节能,还能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成活率,目前该基地已与周边种粮农户达成1000余亩早稻育秧订单意向。
大力发展集中育秧是推动粮食稳面增产、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近年来,祁阳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一方面在严格按标准落实粮补惠农政策、大力垦复治理长年抛荒农田、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插秧收割、植保监控等正在朝着智能化大幅度转变;另一方面,以水稻生产“集中育秧”为抓手,大力推广智能化集中育秧等农业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推进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补齐机插短板,为新时代“务农人”插上了科技腾飞的“翅膀”。
“我一共种了900余亩水稻,以前育秧时,水稻种子要泡水,泡水出芽后又要请人播撒到秧田里,这样就增加了很多成本,包括人工工资。”在白水镇花园村集中育秧基地,种粮大户高军平说,育秧基地在月底建好后,一天就能完成500多亩的秧盘制作,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节省了种子和时间。
今年,祁阳市鼓励稻田面积超过500亩以上的村落,建设1000平方米立体连栋育秧大棚,同时积极推动集中育秧设施“一棚多用、农棚农用”,提高大棚使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市已建成育秧大棚40万平方米。
初审:向莉莉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