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益阳市桃江县沾溪镇洋泉湾村农夫良知合作社的农田里,600亩连片的紫云英竞相绽放。看着美不胜收的紫色花海,回想起自己4年来种植紫云英的经历,正在耕田的该合作社负责人彭进财感慨万千。
“紫云英产量很高,1亩鲜草产量可达2000~3000公斤。”彭进财说,田里如果只用化肥,土壤就会越来越板结。而紫云英翻压入泥作为绿肥后,每亩耕地可减少30%的化肥用量,增产20%的稻谷。
2020年3月,彭进财创办了农夫良知合作社,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我种生态稻不用化肥,只用有机肥和绿肥,水稻增产的同时,口感也更好了。”彭进财说。
沾溪镇洋泉湾村农夫良知合作社的连片绿肥地。
近年来,桃江县积极鼓励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在“冬闲田”种植紫云英,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实现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同步发展。2021年,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在洋泉湾村及周边创建了绿肥生产千亩示范片,推广稻-稻-肥、稻-肥耕作制度和三花混播(紫云英、满园花、腊油菜),以及一季稻区高岸田紫云英免播生产技术模式,因地制宜引导农户在冬季播种紫云英。
紫云英在桃江县被称为“红花草”,是该县种植最广泛的绿肥作物。连续种紫云英2~3年,会显著提升土壤的肥力和适耕性。在桃江农村,有“一年红花草,三年泥脚好”的说法。
伍固知(右一)向彭进财夫妇展示他的蜂箱进蜜情况。
“很少看到长得这么好的绿肥。”该村村民伍固知今年在彭进财的紫云英田间放了50余个蜂箱采蜜,去年他收获了90余公斤紫云英蜜。
为了使紫云英高产,省土肥所周旋博士为彭进财做过技术指导,益阳欣博农业公司为他的绿肥田免费施用了沼液、堆肥。“紫云英高产需要早播种,灌好第一次水,并开好排水沟。”彭进财表示,未来他将用紫云英做青贮饲料养牛,牛粪发酵后再还田,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初审:许治远
复审:傅仁斌
终审:袁万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