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首页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更多
》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专题专栏
新闻资讯
科学生活
健康园地
科普V视
科普挂图
科普音频
科技人物
公共安全
市县传真
实用技术
军事百科
史海钩沉
第二课堂
普法时空
科普中国
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MV-22B“鱼鹰”运输机可以做些什么
图1 2架MV-22B“鱼鹰”运输机从“黄蜂”号两栖攻击舰上起飞 MV-22B“鱼鹰”运输机是美国航空创新的成果,融合了固定翼飞机和旋转翼机特有优势,只是在运载量上做了一定的妥协。正是由于创新性,其发展经历了相当的挫折。1991年至2018年该型机发生了10起严重的坠机事故,导致40人丧生。尽管如此,它也成为美军最好用的平台之一。美国海军、空军和陆战队都进行了持续采购。日本陆上自卫队也采购了该型机,来发展两栖作战能力。一度有传出印度尼西亚也将采购该型机,用于其“千岛之国”的运输。 近年来,关于美海军陆战队西太平洋地区演练,特别是冲绳地区“夺岛”演练的公开信息中,MV-22B“鱼鹰”运输机是绝对的...
2024-01-04 04:50:21
“暴风”:人工智能武装的下一代战斗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对军事领域亦有全面、深刻的影响。恩格斯指出:“现在未必能再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技术每天都在无情地把一切东西、甚至刚刚开始使用的东西当作已经无用的东西加以抛弃……我们需要更新、更勇敢的头脑。”他还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在今年5月上映的美国电影《壮志凌云:特立独行》(Top Gun 2: Maverick)中,训练有素的战斗机飞行员在惊心动魄的空中混战中击败对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更多地应用于战斗机,“壮...
2024-01-03 22:58:15
日本借俄乌冲突猛增防卫费 日媒警告:十分危险
日本《每日新闻》6月3日发表社论,称日本增加防卫预算需要冷静研究。 社论称,要求增加防卫预算的呼声渐强,尤其是在自民党内部。这种担忧情绪也是受到俄乌战争的影响,认为东亚地区的军事紧张也有可能升级。 自民党建议从根本上提高防卫开支,目标是达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要求在5年内完成目标。 岸田文雄首相已经告知美国总统拜登,日本决心确保相当程度的增幅。 社论称,诚然,防卫能力的建设必须顺应安全环境的变化,但是仍然需要冷静地进行讨论,要考虑到是否与专守防卫原则相一致,以及各种政策选项的优先顺序。 基于宪法第九条的制约,日本的防卫能力只能保持在“必要最小限度”。如何在遵守这一框架的前提下确保国民的...
2024-01-03 15:09:39
美轰炸机模拟核打击圣彼得堡 俄专家:可能进行回击
“美军B-52H战略轰炸机对俄罗斯圣彼得堡进行了模拟核打击。”俄罗斯《独立报》13日报道称,美国B-52H战略轰炸机11日在芬兰湾对圣彼得堡进行模拟核导弹袭击。俄军事专家认为,俄可采取相应行动回击美国这一行为。 据报道,近日由美国陆军欧洲-非洲司令部领导的“北极熔炉23”演习进入积极阶段。演习从2月开始,将于3月17日结束,来自16个北约成员国约2万名军人参加,尚未正式加入北约的瑞典和芬兰也参演。在此背景下,美国组织了其战略核力量演习。一架B-52H战略轰炸机从波兰机场起飞,抵达哥特兰岛地区,在距离圣彼得堡仅200公里处对该市及其郊区的军事和基础设施进行模拟核导弹打击。模拟打击时轰炸机进入了攻击...
2024-01-03 02:21:17
俄研发新型机载高超音速导弹
俄罗斯将于明年开始测试一款代号“锐利”的机载小型高超音速导弹,携带这款导弹的轰炸机将成为俄常规威慑力量的一部分。俄军事专家称,这款导弹能突破任何现代化反导系统,可对敌方目标实施有效打击。 据俄《消息报》报道,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称,这款导弹服役后,将配备图-22M3远程轰炸机和苏-34前线轰炸机。由于尚无正式名称,俄“彩虹”机械设计局以“锐利”作为其代号。另据报道,俄罗斯还在为图-22M3轰炸机开发另一款远程高超音速导弹“格列姆林”,并计划于2023年测试。这两款导弹使用同一款发动机,但“格列姆林”高超音速导弹的射程更远。该导弹不仅能攻击地面固定设施,还可打击海上移动目标,搭载平台包括图-22M3...
2024-01-03 01:54:01
枪:古代军事科技的集大成者
枪是百兵之祖。无论东西方,在战场上使用最广泛的近战兵器,无非刀枪两样。在很多传统武术爱好者心目中,枪被赋予了近乎神话的色彩。中国历史和民间传说中一系列战神级的人物,从霍去病到赵云,从岳飞到戚继光,从罗成到卢俊义,都是使枪的大高手。因其重要,枪的改良和发展也代表了历代军事科技的最高水平。
今天的刺刀源于古代的枪
武术历史和文化学者李通国指出,枪和矛都是主要用于刺杀的较长的兵器,形制基本相似。从源流上看,枪由矛因承而来并有着同样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小说中善使“蛇矛”的张飞和林冲,也属于用枪一路的。 早在战国时期,工匠们就对制作兵器的铜锡含量作了定量的...
2024-01-02 22:56:08
首页
上一页
...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
下一页
末页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
无偿献血指南
2025-06-18
与健康“童”行 | 儿童肥胖知多少
2025-06-11
九项竞技展锋芒 百舸争流向未来——益阳市南县第四届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盛大启幕
2025-06-06
省农科院专家下沉一线 助力怀化鹤城特色农业发展
2025-06-06
怀化市鹤城区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眼健康科普活动
2025-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