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枪械护木“变形记”(下)

2025-05-18 09:00 作者: 罗建华 余守义 来源: 解放军报 1 次阅读

材质和工艺进一步优化。护木设计是现代步枪设计的难点之一。这种设计看似简单实则复杂,需要在较小的空间调和多种矛盾,如既要重量轻也要强度高,既要能够紧固也要易于快拆,既要能适应多种环境也要保证使用可靠,既要构型简单也要便于拓展功能等。这种矛盾调和过程中的复杂性,使一些设计人员尽管耗费了大量气力,但拿出的护木成品仍然差强人意。这也正是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寻求“热屏障低偏移护木”的原因。其他国家同样存在类似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优化护木所用材质和制造工艺。当前,一些国家正在研发3D打印钛合金导轨、镁锂合金护木等新产品,这种变化印证了一个事实——导轨与护木的制造正在突破传统工艺的限制。

俄罗斯研发的自适应合金护木体现出护木发展的新维度,这种护木能在低温下收缩从而增强结构强度。这意味着,今后一些材料将使护木从被动的附件承载体转变为主动响应系统,并在这方面走得更远。

美观也是各国对护木造型的要求之一。在满足功能需求、用材广泛、能快速加工、可大量生产等前提条件下,对护木外观的追求,也在拉升护木的设计难度,进而给工艺提出了新要求。

变得更加多能。资料显示,护木正在发生诸多新变化。其中一项就是不再拘泥于充当传统战术附件的使用平台,而开始扮演更多角色、发挥更多作用。比如,以色列的研发人员在X95步枪护木上集成了线缆槽;英国BAE系统公司研制了一种微型无人机弹射装置,该装置据称可整合在护木上;美国L3哈里斯技术公司研制的智能护木导轨集成了USB-C接口,能够对附件供电和用于数据传输。护木的这些变化,表面看是功能的简单叠加,背后实则是战争形态的演变。当护木纳入数据总线智能导轨时,其目的是在构建单兵物联网节点;当护木开始承担电源管理与信息交互功能时,其本质是将传统枪械也演变为数字化战场上的设备终端。

使用更加便捷。Key Mod战术拓展接口是在M-LOK之前面世的,后来被后者所取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后者的使用更加便捷。护木今后的发展,也会沿着这条路径继续向前。当前,一些导轨护木已能让士兵根据任务需求快速重构枪械功用——加载短距传感器以适应城市作战,加装弹道计算机以应对山地作战环境,集成红外瞄准装具以满足夜战需求等。今后,护木或将在变得更加智能的基础上拥有即插即用接口,具备灵活转换功能。这种变化意味着,在未来,士兵或许能像为智能手机安装各种应用那样,通过标准化接口为枪械加载功能模块,比如安装微型雷达来执行侦察任务,或者加装电磁脉冲装置来实施电子干扰与攻击。当诸如此类的模块化附件通过智能导轨护木,与AR头盔、战术无人机等形成系统联动时,单兵火力单元将具备更高水平上的信息感知与目标打击能力。

当然,新的变化不会只发生在护木上,还体现在枪械发展的其他方面。如ZeroMark公司试验了一款可在枪托上集成的自动瞄准系统附件,能让使用者更好地瞄准目标。

这种发展变化或许会改写单兵作战规则。因为在未来,当士兵扣动扳机时,他使用的已经不只是一杆枪,而是一个通过智能护木导轨助力的高度集成的作战系统。

供图:阳  明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