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枪械护木“变形记”(中)

2025-05-17 10:00 作者: 罗建华 余守义 来源: 解放军报 1 次阅读

兼具M-LOK导轨等功能。和皮轨不同,M-LOK接口是一些32×7毫米的带圆角长槽。它“开凿”在护木上,并增加了结构强度。换句话说,是护木的一部分发挥着M-LOK导轨的功能。这种采用锁孔结构的设计,不仅使护木拥有更轻的重量,而且可以提供快捷的接口转换能力,明显增强安装附件的灵活性。M-LOK导轨当前已成为轻型、多功能护木的行业标准。围绕M-LOK导轨,美国制造了大量可与之兼容的配件,如手柄、强光手电等。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枪械,其护木也在发生类似的变化。如俄罗斯在AK-12突击步枪上同时整合了M-LOK与华沙条约导轨(19毫米宽);欧盟在护木设计制造过程中融入了HKey六边形锁孔标准。

持续向新技术借力。当前的枪械护木质地大多为工程塑料与铝合金。一些长护木多为铝合金切削成型,一些短护木的质地多为钢塑结构,即“塑镶钢、钢支塑”结构。护木与枪管之间,一般呈悬空状态,无接触。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护木仍在借助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演进。比如,美军所用枪械的护木导轨在一些高温环境中出现了变形,俄军一些枪械的护木在北极环境中发生了金属脆化问题,于是两国先后转向使用复合材料制造护木,以解决相关问题。如今,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正融入护木设计制造过程。比如,俄罗斯SVCh狙击步枪采用的碳纤维-玄武岩纤维护木,在零下60摄氏度至零上70摄氏度温差下变形量小于0.2毫米;韩国K2C1型突击步枪所用导轨采用碳化硅涂层,耐磨性明显提升;日本20式步枪通过优化材料分布等措施,将护木重量降至280克。

依然重视“看家本领”。护木作为使用者握持枪械的主要构件,设计人员一直在其易于握持、防滑等方面苦下功夫。从二战时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国家的步枪共同特点就是护木比较细,即使手较小的人也能握住。较有代表性的是M16的圆锥状护木,从细到粗的布局让使用者可以“各取所需”。当前的护木在设计制造时同样突出了“看家本领”。虽然大多形如金属骨骼,但细心察看,就可以发现在护木的两侧和底部有周向和纵向相交的防滑凸筋,而且在握持部位大多是平面构造,且所设计的各种接口孔径不大,手掌上的肌肉不会内陷其中。

总的来说,通过上述的发展变化,护木已渐渐成为搭载导轨、附件的理想平台,从而拓展了枪械功能,使其对目标的打击更具针对性和杀伤力。

不断追求开放多能

前些年,有两则关于护木的消息引起了一些军迷的关注。一是一家公司对AK-47步枪进行了“魔改”,为该枪推出了带有M-LOK通用接口的GKR护木。该护木取代了AK-47步枪原有的下护木,在上护木前方加装了QD插座。该护木的问世,为升级一些老式枪械提供了思路。二是另一家公司推出了一款为MDRX等无托步枪设计的“螳螂”两脚架护木,使两脚架也能够集成在无托步枪护木上。

用来改造老式枪械、用来集成新附件,这两则消息显示了护木朝两个不同维度发展的趋势。据观察,更多的变化正在护木身上发生。

供图:阳  明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