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枪械护木“变形记”(上)

2025-05-16 09:00 作者: 罗建华 余守义 来源: 解放军报 1 次阅读

在枪械设计中,零部件按重要程度有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零件之分。以往,护木被看作一般零件,但现在,它已被视为重要件。

2024年,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启动了一个名为“热屏障低偏移护木”的招标项目。该项目旨在为MCX Rattler步枪护木研制一型替代品,从而解决该枪护木在射击时升温过快、安装拆卸较难、受撞击易发生位移等问题。

事实上,该类枪械配发美特种部队的时间并不长。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之所以仍选择对该类枪械的护木寻找替代品,除了其存在以上问题外,还有深层次原因,那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护木所提供的已不只是防护和握持功能,而是作为能灵活添加多种战术附件的一个平台存在。

那么,护木为何有如此本领?它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如何?请看本期解读。

问世后持续进化

护木也称作“护手”,其最初的目的是防止射手被连续射击后发热的枪管烫伤,并提供稳定的握持点。早期枪械的护木名副其实,就是一段加工过的木头,用来包覆住枪管。有些枪械的护木会与枪托一起加工成型。

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是后来护木发展的基准点。随着枪械性能的提升,护木这两个方面的功能也水涨船高。AKM步枪是AK-47步枪的改进型号,两者相比,除了机匣、枪口补偿器等方面的变化外,AKM步枪的护木也进行了优化,最显著的是在护木两侧增加了凸起,这样就更便于抓握,从而增强了稳定性。

20世纪上半叶,随着自动、半自动步枪的出现,枪械的射速提高,枪管增温更快。为了提高护木的耐用性和散热性能,金属护木出现。这时的护木,所用材质虽然有所变化,护木的名称却延续了下来。

冷战时期,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复合材料开始用于制造护木。这一变化,使护木不仅更轻,隔热性能也更好。

20世纪末以来,枪械设计渐趋模块化。多种附件的出现和使用,推动枪械护木开始向带有多种接口的方向发展。

这一时期,护木转而采用高强度聚合物、铝合金、碳纤维等,其形状也渐渐变为通体镂空布局。这种形状和布局,不仅易于安装导轨,适配各种附件,如光学瞄准镜、战术灯、握把等,也标志着护木进入适配不同战术附件的多功能平台发展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变体”的护木,不仅赋予了枪械更高的战术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信息化战争对枪械的深层次需求。

旨在拓展枪械功能

枪械的模块化,推动护木的发展。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护木正在变身为导轨、附件的载体,其上的沟、槽、孔就是导轨、附件的接口。如今,加装导轨、选装战术附件,已成为护木常见的“打开方式”。简单来说,当前护木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留有皮轨安装接口成为标配。“皮轨”是皮卡汀尼导轨的简称。其横向沟槽设计,使激光指示器、夜视仪等较重的战术附件实现了在枪械护木上的快速定位,装拆也比较方便。皮轨的出现对护木的发展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皮轨推动并成就了现代护木的基本框架和布局,也使护木迈入灵活搭载战术附件的发展新阶段。当前各国列装的新型枪械,其护木普遍留有安装皮轨的接口,使用者可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或其他安装方式,将导轨固定在护木上。有的护木还采用了与顶部皮轨一体化设计和制造的方式。但是,皮轨也有缺点,就是分量不轻且在护木上“占地”较大,于是研发人员推出了M-LOK等导轨(接口)。

供图:阳  明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