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浅析英国核力量(上)

2025-04-13 09:00 作者: 杨阳 胡严巍 任家琛 来源: 光明军事 3 次阅读

英国核战略近年经历显著转向,从承诺削减核弹头数量转变为大幅扩增核武器库储备,凸显其安全逻辑的深层矛盾。

2006年英国曾计划将核弹头削减至180枚以践行最低威慑战略,但在2021年却突然宣布将库存上限提升至260枚,增幅达40%。此举直接违反《不扩散核武器》义务,引发全球局势持续紧张,受到国际广泛批评。与此同时,核战略技术升级步履维艰:原子武器研究院基建项目普遍延期和超支,无畏级潜艇服役延迟或致2025年后出现威慑空窗期。此外,政府财政黑洞与透明度缺失加剧信任危机,国际社会更谴责其背离裁军承诺。

从裁军承诺到扩增悖论

从2006年到2015年,英国政府多次高调承诺将核弹头数量削减至“不超过180枚”,这一政策与其“采用最低限度的核威慑”战略相符。随着英国长期公开透明地保持稳定的核弹头数量,世界各国的核武器专家们都普遍相信英国能够坚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然而,2021年3月16日,英国首相鲍里斯却在《竞争时代的全球化英国》国防与外交战略报告中违背诺言,强势宣布将UGM-113A弹道导弹的储备扩充超过40%——这意味着英国持有的核武器数量从“不超过180”枚激增至260枚。

基于官方文件和已有数据分析,英国核战略的逆转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数据揭示了扩增的现实压力。据英国官方数据显示,英国现役核力量严重依赖四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艇配备16枚UGM-2A潜射弹道导弹,单枚UGM-2A导弹最多可携带8枚弹头。按英国原战略部署,仅需120枚弹头即可维持“一艘在航、一艘待命”的巡逻模式。然而,2021年发布的《安全、国防、发展与外交政策综合评估报告》中指出,约180枚现有弹头库存已难以支撑舰队轮换需求——四艘“前卫”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服役均已超过25年,首舰“前卫”号甚至已超过30年,艇身普遍出现老化现象,维护频次大幅增加,若出现一艘潜艇因维护停航,另一艘需临时加装弹头的情况就可能导致战备缺口。将库存提升至260枚后,“可作战弹头”数量可增至160枚,面对任何突发情况都能确保至少两艇处于战略值班状态。

其次是技术老化倒逼规模调整。现役W76-1弹头最初设计于1980年代,在配备改进后的Mk 4A再入飞行器后,爆炸当量仅有10万吨,其突防能力也难以应对现代反导系统。当量高达35万吨的新型A21/Mk 7 Astraea弹头虽能有效提升威慑效能,但还不能实现量产,在未来近15年的过渡期中,英国严重依赖库存弹头翻新。2023年披露的“退役弹头再利用”计划显示,英国通过重组120枚退役弹头的钚核心,临时填补战力缺口。这种“拆东补西”的策略,折射出英国核工业链的脆弱性。

因此,对英国而言,扭转核战略颓势成为当务之急。但是战略方向并非一纸文书即可扭转,远超预算的成本和缺乏效力的管理为英国核战略的转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阻碍。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