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现代战争具有信息化程度高、节奏快、对抗激烈等特点,导弹护卫舰必须积极适应这一形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综观其近年发展,今后或将呈现以下变化:
舰载武器更强、更多。在世界范围内,导弹护卫舰的用武之地越来越多,近海防御、反潜、防空、对陆火力支援,甚至远海作战等无所不包。面对更多的任务需求,导弹护卫舰必然会追求更远的航程、更高的打击精度、更大的威力。这就意味着,其舰载武器必须变得更强、更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才能适应这种变化。俄罗斯的新一代巡航导弹3M-22“锆石”高超声速导弹,于2020年“登上”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导弹护卫舰并完成首次舰上测试,就体现了这一趋势。同时,不少国家正在积极推动一些定向能武器上舰。如美国海军提出,星座级导弹护卫舰将加装一座150千瓦功率的激光发射器,用于防空和打击小型水面目标。
深度融入作战网络体系。今后的海战,将在更大程度上基于信息网络展开。导弹护卫舰只有成为作战网络体系中的一环,才能与其他作战平台协同配合,实现高效部署与作战。当前的现代导弹护卫舰装备先进的感知设备、通信系统和电子战设备等,能够实时收集、处理和传输战场信息,为指挥员决策提供依据。其中,有的已经体现出深度融入作战网络体系的态势。如俄罗斯的22350型防空导弹护卫舰,装备有“西格玛-22350”作战情报指挥系统。借助该系统,该护卫舰既可以实现全舰信息的交换、对舰载侦察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整合,又能够实现与编队其他舰艇和指挥所之间的信息共享,从而明显提升作战效能。
智能化、无人化是方向。未来海战的体系化和高对抗性,使得导弹护卫舰必须“快人一步”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这种“快”,既包括获取、分析、判断战场信息与态势方面的快,也包括武器装备的快速响应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一步增强导弹护卫舰本身及舰载系统的自主决策和行动能力,缩短“从发现到打击”的作战链条,以更大程度的自动化和无人化降低人员安全风险。另外,实现导弹护卫舰与无人装备的有效协同,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随着无人机和无人潜航器的发展,导弹护卫舰一旦将其“收于麾下”,必将增添新的威力。
同时,采用模块化设计也是导弹护卫舰今后发展的趋势。模块化设计更有利于导弹护卫舰实现一专多能,并且降低建造使用维护成本。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