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国家先后研发、列装了新型导弹护卫舰。
2024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举行了两艘苏莱曼尼级导弹护卫舰的服役仪式。该级导弹护卫舰采用双体设计,具备一定的隐身性能。
2024年8月,巴西海军首艘新一代护卫舰塔曼达雷号在德国与巴西合资建造的造船厂下水,这型护卫舰所配备的导弹或将包括CAMM防空导弹、“飞鱼”反舰导弹等。
2024年10月,沙特阿拉伯与西班牙相关方面签署合同,由西班牙纳凡蒂亚集团为沙特皇家海军建造第二批次的3艘Avante 2200型朱拜勒级导弹护卫舰。该级导弹护卫舰除了配备导弹外,还可搭载两艘7米级的RHIB突击艇。
那么,什么是导弹护卫舰?其与驱逐舰、导弹护卫艇的区别有哪些?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请看本期解读。
导弹“当家”是其得名由来
在各国海军舰艇中,护卫舰的数量通常较多,分布较广,使用也较频繁。
这主要是因为,护卫舰的建造成本相对较低、机动性较好、火力较强,不少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在护卫舰中,导弹护卫舰的问世时间要晚得多。
早期的护卫舰一般采用人力或风帆驱动,主要装备火炮等,射程有限,航速也较慢。16世纪至17世纪,人们开始将三桅武装帆船称作护卫舰。18世纪,法国和英国等国建造的护卫舰,主要用于护航和巡逻。19世纪,随着鱼雷的出现,护卫舰多了一种主要打击选项。
二战期间,德国潜艇对协约国的海军舰船形成严重威胁,护卫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直到二战结束后,随着导弹技术的成熟,一些护卫舰才开始装备导弹。这个时期的护卫舰不仅开始拥有导弹这样的“重锏”,还拥有较高的航速和较强的续航能力,并开始向大型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也是从这时起,导弹渐渐成为护卫舰的主要打击手段。导弹“当家”,是导弹护卫舰得名的由来。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导弹护卫舰开始搭载直升机,形成了当前导弹护卫舰舰载武器装备构成的基本形态。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是导弹“当家”,导弹护卫舰搭载的其他武器装备同样也不少。除了火炮、鱼雷外,它还可配备近防系统,搭载和布放水雷、深水炸弹,有的还配备小型快艇等。依仗这些武器系统,它可承担起反舰、反潜、防空以及护航、侦察、警戒巡逻、布雷等多种任务。
现代舰艇中,有不少可携带和使用导弹,比如导弹驱逐舰和导弹艇。导弹护卫舰靠什么立身和发展?
简单来说,导弹护卫舰靠的是折中的体量以及这种体量所带来的优势。
与导弹驱逐舰相比,两者都有导弹发射装置、雷达、声呐等。但是,导弹驱逐舰的体形更大,航程更远,武器装备更多更全也更强,往往在舰艇编队中担任更重要的角色,如作为舰队旗舰等。
这种体量、性能与定位,使驱逐舰只有在关键的时刻才会使用。导弹护卫舰的吨位与尺寸较小,部署更加灵活,适合执行一些近海防御和护航等任务,搭载导弹的威力虽不及驱逐舰,但往往数量较多且成本较低,能在更多的场合发挥作用。
与导弹艇相比,导弹护卫舰则有航程远、带弹多等优势,在续航力方面,导弹艇也无法与它相比。
由此不难看出,导弹护卫舰更像是导弹艇和驱逐舰之间的一种过渡。正是因为它能遂行一些对驱逐舰来说有些“大材小用”、对导弹艇来说“力所不能及”的任务,才获得了长期立足与用武之地。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