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谋取第七维战略空间优势可以这样做(下)

2024-11-22 09:08 作者: 史飞 来源: 光明军事新号 8616 次阅读

创新地下空间进攻作战军事理论。包括研究地下空间在战略、战役、战术层面的地位作用和对未来军事格局产生的影响;探索地下空间进攻作战指挥理论,重点解决军事力量在地下空间的战备部署、机动转移、战术战法等问题。

完善地下空间进攻作战力量体系。地下空间环境特殊,极大限制了兵力运用的规模。应以特战、工程力量为核心,配属相应保障力量,调整优化专业作战力量结构。一是特战与工程力量融合,共同识别和摧毁地。二是根据作战需要优化调整力量,以便执行更复杂的地下战斗及工程任务。三是拓展集成保障力量体系。2018年,以色列建立了一个名为“大脑”的实验室,成员包括国防部官员、地质专家、情报专家、作战条令专家及军事和文职顾问等,为地下空间作战提供多领域、专业化、体系化支撑。

研发地下空间进攻作战技术装备。一是探地雷达、高性能热成像仪、声波搜寻设备、地下专用电台等感知发现通信导航技术装备。二是钻地弹、云爆弹、温压弹等打击摧毁技术装备。三是新型夜视仪、自持式呼吸设备、大功率切割锯、武器消音器等单兵技术装备。四是微型无人机、微型战术机器人、地下智能无线通信等智能化、无人化技术装备。五是“地震武器”等独具匠心的特殊技术装备。

构设地下空间进攻作战仿真环境。着力解决实兵实装作战试验周期长、成本高、可重复性差的问题,开发近似实战的对抗仿真环境,为各类人员装备提供人在环内、环外、环中的仿真训练条件;研制地下空间作战综合训练演练系统,提升全流程实装训练质量与效益,加速推动部队相关能力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地下战场“易守难攻”的特点是动态变化的。美国陆军已为其16个现役作战旅配备了新型地下作战装备,其中包括精确制导武器甚至战术核弹。随着各国对地下作战日益重视,地下进攻作战能力可能加速提升,甚至颠覆“易守难攻”的基本态势。由“地道战”演变而来的“地下空间作战”,不仅仅是作战概念的变化,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面对未来地下空间作战的形势与挑战,必须跳出传统“地道战”的思维,不仅要研深悟透地下空间进攻作战的相关问题,也要从构建庞大合理的地道体系、拓展地道的功能和作用、运用新技术加强地道防护等方面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地下防御能力,积极谋求第七维战略空间的对抗优势。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