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地道战”被冠以“地下空间作战”新称谓,这一概念的变化折射出世界各国对其重视程度的持续升温。地下空间是指地球表面以下的土层或岩层中天然形成或人工开发而成的空间,因其显著而独特的战略价值,被视为继陆、海、空、天、网、电之后的第七维战略空间。
古往今来,守国必守城。过去5-10年的武装冲突大都发生在城市,城市或已成为未来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战场。作为战争潜力的隐藏区,城市地下空间则是关乎战争胜负,乃至国家民族存亡的最后一道防线。探索地表和地下的协同作战,有效夺控城市地下设施,是城市作战中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
随着建筑科学的发展,很多国家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已达到了相当规模,且地下设施的军事和民事用途越来越趋于一体。据统计,全球至少有上万个大型地下军事设施。莫斯科地铁可掩蔽350万人,以色列的地下工事能容纳全国人口的100%,加沙四通八达的隧道甚至延伸到以色列境内,给哈马斯增加了一道地理战略屏障。
吸取受制于对手“深挖洞”战术的惨痛教训,近年来美军不仅颁布了指导地下空间作战的相关作战条令条例,积极推进颠覆性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扩大参与地道战训练的兵力规模,由过去的仅仅训练特种部队,变成现在的常规部队全员参训;还十分注重模拟训练场地的建设,为发展深地作战力量提供支撑。英国、法国、以色列、奥地利等国军队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强城市地下作战的专项训练。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城市地下空间作战“易守难攻”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主场”国家利用地下空间作战具有明显的防御优势,凭借这层“大地之盾”,能够很好地实现隐蔽、伪装和防护。而“客场”进攻方则将面临异常严峻的挑战。不仅如此,未来的城市地下空间作战将是与网络战、心理战、舆论战等于一体的混合战争,交战激烈残酷,并可能久拖不决。如何围绕地下空间进攻作战展开多领域建设,提高身陷“至暗之地”的进攻作战能力尤为重要。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