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轻型战斗机也要发射卫星(下)

2024-08-11 10:00 作者: 来源: 看航空 40824 次阅读

微纳卫星的最主要军事用途是通过多颗卫星的相互协同,实现观测、通信、遥感、侦察、通信中继、导航等各种任务。这种协同可以是简单的星座组合形式,卫星之间没有固定的分布构型要求,通过单星轨道控制来保持对地覆盖特性,不需要在星间保持闭路控制,也不需要星间实现信息交换和服务。同时,也可以采用更复杂高级的卫星组网形式,把更大级别的单个传统卫星的功能分解到不同的多个卫星上,彼此之间通过无线链路进行协同。

一种6U立方星规格的纳米卫星平台,带有通信和姿态控制系统,可以按需求安装摄像等其他功能的载荷设备

由于微纳卫星本身较低的成本,理论上它能随时替换更新、并且快速发射,并形成数量上的优势。由于电子技术飞速进步带来的高性能器件小型化,现在的新型微纳卫星可以执行以往需要大一个级别卫星才能实现的任务。比如在相同的任务成本限制下,使用立方星(CubeSat)标准下6U规格(大致尺寸30x20X10厘米)、35千克的地球图像卫星星座,可以替代原来一组5星重156千克的快眼地球成像卫星,而且重访时间间隔大幅度缩短,从24小时一次降低到3.5小时一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瑞典对战斗机空射纳米卫星的主要需求是对指定区域进行图像拍摄等侦察任务,并向地面单位——特别是战备部队提供实时或半实时的图像数据。

在微纳卫星的研发上,瑞典有比较丰富的工程经验,比如瑞典航天公司早年就曾经为瑞典国家空间局研发了Astrid-1和Astrid-2等多种微纳卫星。

值得一提的是,Astrid-1和Astrid-2此前都是由俄罗斯的Cosmos-3M轻型运载火箭,在俄罗斯境内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的。而可能由JAS-39在瑞典本国境内发射的新型纳米卫星,最大的假想敌恰恰就是俄罗斯……不到20年的时间,欧洲地缘政治格局就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令人感慨。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