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美军导弹发射新尝试

2024-08-09 09:00 作者: 来源: ​央广军事 40233 次阅读

近日,在美军的测试中,美国陆军使用雷达和火控系统引导美国海军发射的“标准”-6导弹对目标进行了模拟拦截。有分析认为,这说明美国正加速陆海防空一体化建设,未来将重点部署在亚太地区。

“A射B导”

资料图:美国海军试射“标准”-6导弹(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雷神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宣布,近日,在印太地区举行的“英勇盾牌-24”演习中,在美国陆军新型导弹防御雷达和指挥控制系统的制导下,美国海军的“标准”-6导弹在一次试验中拦截了一个目标。

军事观察员邵永灵认为,这就是所谓的“A射B导”,美军以前做过类似尝试,不同的是此次测试是用陆军雷达为海军导弹制导,目的是检验“爱国者”导弹系统新雷达的性能。

邵永灵:

所谓“A射B导”,即A平台发射,B平台制导。美国海军曾做过类似测试。

与以往测试有所不同,这次美军是用陆军雷达为海军导弹制导。这个雷达是为下一代“爱国者”系统开发的,名为“低层空中和导弹防御传感器”,专门探测隐形战斗机、小型无人机、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等新型空中威胁,可以弥补海军目前探测系统能力的不足。

海陆防空一体化

在邵永灵看来,通过此次测试,五角大楼希望找到两个军种在战斗中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加速陆海防空一体化建设。

邵永灵:

美军此次“A射B导”的目的是让海军和陆军加速实现防空系统一体化建设,增强互操作性和资源共享。

新雷达可以为“标准”-6导弹制导,意味着下一代“爱国者”系统的兼容性更好,这样一来,一个防空系统就具有多目标拦截能力。美国陆军未来还要把“萨德”系统也整合进来。

这次试验是两个层面的一体化建设,即海军和陆军防空反导能力一体化,以及陆军自身防空反导能力一体化建设。

部署亚太

邵永灵认为,美国一直认为自己在印太方向应对“各种空中威胁”的能力不足,所以不断在这一区域加强陆海防空一体化建设等能力。

邵永灵:

美军认为印太地区“集中了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无人机、高超声速导弹等威胁”,其自身在导弹攻防方面处于“不太有利”的位置。

如果在关岛加强防空反导能力,特别是部署新型雷达,让“爱国者”系统成为一个能够兼容其他拦截弹的一体化防空系统,再同海军配合,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防空反导能力就可以实现较大提升。我认为,这是美国应对印太地区“新的安全态势”的举措。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