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低-零功率技术在未来电子战中的应用(下)

2024-06-26 09:52 作者: ​李海铭 王绍朴 来源: 光明军事新号 55169 次阅读

低-零功率技术的自适应运用。自适应技术是相对传统感知技术更为先进的一种技术,今后该技术与低-零功率技术结合运用,在主动适应、目标优化调节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装备的自适应性能对于指挥中心掌握战场情况和进行作战部署至关重要,配合战场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强存活性的低-零功率技术使用,定能使武器装备效能发挥达到最大化。比如美军的AN/PPS-4雷达,该雷达为轻型的便携式地对地多普勒脉冲雷达,该型号雷达通过采取低功率的输出方式,降低了被敌方探测到的概率,同时,该型号雷达采取自适应的技术,通过感知战场中的信号强度以及频率,调整自身频率,也可以通过操作手进行自动扫描和人工扫描。当然,该技术也可以同大数据技术结合运用,进一步增强其信号分析处理能力。大数据分析加上自适应处理,工作效率会成倍提升。

自动化与捷变性结合,提升装备自身防护能力

自动化主要是相对人的参与程度而言,着重指没有人或者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主要集中在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和操作控制几个方面,以达到人的预期的过程;而捷变性,主要是指频率捷变性技术,目前无线类的军事设备应用较多,例如在雷达防干扰、导弹防跟踪方面均有应用。捷变性的应用主要是避开不同环境下的干扰频率,进一步提升自身防护能力。

低-零功率技术的自动化应用。近年来,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进步神速,由自动化交战催生出的信息化战争也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流。战场上元素复杂,各种武器装备和人员多种多样,这就要求对战场的监视、管理更需要自动化,否则指挥程序、战场操控将会变得十分复杂。所以,自动化必将有极大的应用空间,这其中,在自动化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低-零功率技术的设备,作战效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现代战场上,想要达到全维感知的目的,需要更多、更为先进的传感器。装备自动化水平提高后,其低-零功率的优势也可以进一步地发挥,进而使得设备能更好地提供保护。

640 (27).png

低-零功率技术的捷变性应用。在电子对抗领域,捷变性要求设备可以实现功率、频率、时间的变化以及空间领域的机动,从而保证不被敌方探测,并对敌方的对抗措施实施有效的规避。其中最为普遍的当属频率捷变,即快速改变无线电频率,当然,设备的功率也可以做到“捷变”。通过在武器装备上安装低-零功率并且具有捷变性的设备,在前期由于自身功率较低,敌方探测设备发现较为困难,后期采用频率、时间或空间的捷变技术,进一步迷惑敌方的防空系统,从而达到提升装备防护能力的目的。

总体而言,未来电子战中竞争是激烈的,各方会不断依靠新技术提升自身实力。作为在未来战场上有极强竞争力的技术之一,低-零功率技术与新技术结合运用必将成为其发展趋势,新技术可以使其具备更为完善的能力,其中小型化可以提升装备的自保能力,多功能使得装备探测能力进一步提升,网络化与自适应则是低-零功率技术实现干扰敌方目的的基础能力,自动化和捷变性将是低-零功率技术日趋成熟的重要体现。相信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让低-零功率技术在未来战场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有更多施展拳脚的机会。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