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联合作战体系
报道称,开发首款通用型网络战武器,是美国网络司令部司令蒂莫西·霍自今年2月上任以来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蒂莫西·霍表示,这一全新的网络战武器将推动“网军能力实现跨越”。
美军表示,根据设计,这一通用型武器由9人共同操作,包括一名任务组组长。报道指出,这意味着随着技术武器化的深入实施,美军网络战部队不再是独立执行任务的单元,而将实体化融入联合作战体系。美军网络战力量将与陆海空军在战术层面实现整合,并参与各个阶段的军事行动。
美国网络司令部希望借助开发通用型网络战武器,进一步提升威慑力。下一步,其还计划通过集成式部署,将网络战武器与美海空军的新型作战力量相结合,形成所谓的“战略打击资源”。
华而不实引发质疑
多数观点认为,美国网络司令部计划打造的通用型网络战武器华而不实,此次武器招标实际上是“新瓶装旧酒”,可以视为“网络航母”项目的缩水版。“网络航母”项目于2018年启动,旨在打造实施网络作战的“统一平台”。该项目每年花费数千万美元,却未有实际进展。在美军2024财年的预算分配中,网络战武器开发经费增长了近17%,再次验证了美军通过公布武器研发计划争夺预算的惯常做法。
还有媒体认为,网络空间博弈本质上是非对称作战,重在隐蔽性、特异性和突然性。美军发布开发通用型网络战武器的消息,可以产生一定的威慑效果,但在缺乏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意味着过早地暴露了底牌。
分析人士指出,美军通用型网络战武器从研发到部署的周期较长,在网络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该武器的实际效能有待观察。同时,网络技术的武器化存在安全管控风险。一旦这些武器技术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可能对国际安全构成威胁。此外,美军制造的军备“噱头”,可能加剧全球网络空间的军备竞赛,从而冲击国际安全格局。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