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美军打造通用型网络战武器(上)

2024-06-11 10:34 作者: ​刘 澄 来源: 中国国防报 45271 次阅读

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网络司令部宣布,将通过招标方式开发通用型网络战武器。该武器能够适应网络空间“无形战场”的行动要求,突出侦察、攻击、防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640.jpg

美空军第624网络作战中心内景。

两种方案受到关注

在招标文件中,美军明确提出,新武器平台是网络司令部所属任务部队的通用型装备,将集合网络防护行动和“前出狩猎”行动所需的各项功能。通过该平台,美军网络任务部队将实现“装备统一”,不同职能的网络任务部队可以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开展训练。简言之,它是一款基于美军网络战数据库、兼容各类防御和进攻软件、统一协议标准和功能选项的通用型武器。

目前,在多个投标意向中,有两个方案受到关注,它们基本上代表了美国网络司令部技术武器化的发展思路。

一种方案是借鉴F-35战斗机的发展理念,在同一平台下,研制A、B、C三型,它们的硬件设施性能参数、物理样式和操作平台基本一致,包含固定式和便携式两种形态。这3个型号按照不同的职能任务再进行细化设计,分别适用于网络空间防御、“前出狩猎”行动和融入联合部队3种作战场景。

3个型号的网络战武器,均具备目前网络任务部队所需的基本功能,能够独立完成侦察、攻击、防御一体化作战任务。其中,网络空间防御型将整合美军现有的网络侦察、溯源和防护技术,功能最为全面,成本相对较高;“前出狩猎”行动型因需要部署至国外,其密钥技术与其他两型不同,核心技术也有所保留;融入联合部队型设置了任务选项,可根据具体的联合作战行动选择相应的工具箱,其他功能在一定时间内受到限制,以防止技术泄露。

外媒分析认为,该方案对软硬件的要求较高,且协议兼容难度较大,短期内可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另一种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分为机载、海基和陆地机动三类,均为便携式形态。软件方面,根据网络任务部队的主要任务,设计了运维系列、防护系列和攻击系列3个技术模块,每个模块按照功能强度不同细分为多个层级。比如,攻击系列模块包括拒绝服务攻击、预置木马激活、无线接入攻击等层级,每个层级又包含若干工具包。这些模块可根据战场需要安装到机动平台上,执行网络作战任务。

该方案被认为“相对理性和实用”,对硬件的要求不高。而且,模块化设计本质上是逐步实现网络战功能的“集成策略”。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