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俄罗斯居民都听说过防空系统,尤其是随着特别行动的开始。防空系统的工作乍一看是不易察觉的,但这就是这种综合系统的用途——它们在高空和远处击落目标,确保国家领空安宁。在“金刚石-安泰”空天防御康采恩成立22周年之际,俄罗斯塔斯社独家就防空系统的演变采访了该公司负责科技发展的副总经理、第一副总设计师谢尔盖·德鲁津。
多通道“金雕”防空导弹系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苏联在内的全球大国已经拥有非常发达的航空兵,其飞机飞行高度和战斗载荷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美国拥有原子弹成为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德鲁津说:“美国已经制定了对行政和工业中心进行核打击的计划。而且,随着核武库的扩充,处于核轰炸威胁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远程弹道导弹当时还不存在,打击须由战略轰炸机进行。最危险的是莫斯科工业区和首都西北部的地区。俄罗斯的第一种防空系统首先应当保护莫斯科——国家政治和军事领导层所在的决策中心。
在战后技术水平背景下,创建这样一种系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该系统应击退多达1000-1200架飞机同时袭击莫斯科。研发出的一套防空导弹系统投入战斗后,应该能够摧毁两到三个目标。这样一来,就必须建造并部署数百套这样的综合系统。
防空先锋
防空系统的主要研发单位是第1特种设计局,其拥有制造空对地导弹武器的专业特长。这家企业的第一任经理是帕维尔·库克先科,其副手是当时拥有无限权威的拉夫连季·贝利亚的儿子谢尔盖·贝利亚。这项工作由所谓的第三总局领导。
1950年8月9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责成第一设计局(KB-1,现为以拉斯普列京院士命名的“金刚石”科学生产联合企业)研发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当时,美国人正在研制“奈基-阿基克斯” (MIM-3 Nike Ajax)防空系统。苏联防空系统后来被命名为“金雕”,代号S-25。
“金刚石-安泰”空天防御康采恩副总经理谢尔盖·德鲁津说:“与美国人所做工作的根本区别在于,(我们)最初就提出了必须是多通道系统的要求,以便使综合系统能够同时拦截多个目标。”
由于具有多通道特性,“金雕”可以同时拦截多达20个目标——即使是现代防空系统,今天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应该考虑到,S-25是一种固定式系统,配备大量的设备和仪器。
S-25“金雕”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金雕”的测试于1953年至1954年进行。防空导弹武器使用的垂直发射导弹由谢苗·拉沃奇金领导的设计局研发。据见证者回忆,发射阵地上安装的数百枚导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导弹森林”。
有趣的是,莫斯科所谓的“大环”和“小环”(指莫斯科的大环形路和小环形路)的出现就得益于第一种防空系统的创建。“小环”的平均半径为50公里,连接了22套防空系统。“大球”的半径为80-100公里,连接了34套防空系统。起初,全长500公里的道路由混凝土板组成,后来敷设了沥青路面,等级定为联邦公路干线。
到1953年,莫斯科郊区已建成中央指挥所和备用指挥所、8个防空导弹储存和维护基地、防空部队官兵居住区、输电线路等设施。1953年5月7日,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列装S-25系统,该系统开启了苏联/俄罗斯防空导弹制造业的理论和实践。幸运的是,这种系统并没有机会击退敌人的进攻。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