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这款海空两栖航行器有何过人之处(上)

2024-05-14 13:47 作者: 李武毅 胡益舟 薛霁航 来源: 光明军事新号 45463 次阅读

从能为濒海战斗舰提供有机的情报、监视、侦察和目标捕获的MQ-8C“火力侦察兵”,到作为任务加油机来扩展航母航空联队的航程和覆盖范围的MQ-25A“黄貂鱼”,五角大楼一直对各种具有非凡本领的无人装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近日,一种名为“导航员”(Naviator)的海空两栖航行器又闯入了世界各国的军事视野当中。抱着进一步检验相关技术与发掘其军事潜力的目的,Naviator将在不久进行新一轮的测试。

从空天到海洋——发展沿革与设计概况

2013年12月,美国国防部正式公布了新的《无人系统整合路线图》,并依此为未来25年的军用无人系统发展确立了技术前景,并概述了其国防部和国防产业为实现这一前景所要采取的行动和技术。报告中强调,目前无人载具的技术必须进行扩展,要求无人系统达到“满足未来作战要求所需的有效性、效率、低价、共用性、互用性、一体化和其他关键标准”,把“空海一体战”理念付诸实施。未来将要求无人载具在更复杂的环境下作战,包括复杂的天气、地形、距离和空间。   

在美军大力改善联合军种协同作战能力的军事时代背景下,空海一体化类的无人机的出现似乎已成必然。至今为止,美军相关方面的研究不断推进,目前较前沿的便是即将经历新一轮试验的“导航员”(Naviator)海空两栖航行器。

640 (5).jpg

“导航员”(Naviator)项目最初是在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专家的倡议下开发的,并于2016年由一家专门成立的公司SUBUAS正式接管。由于其独特的海空两栖机动性,该项目在那时便引起了美海军研究办公室的注意,该办公室为其研究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从2016年开始,开发者们就开始在五角大楼的各种展览中展示该航行器的原型机与初步测试结果,并通过不断的改进设计与引入新设备,来提升其空中飞行和水中潜行的速度,提升其续航时间并增加其工作深度。   

 “领航员”的总体架构非常简单。在设计方面,它类似于普通的四轴飞行器无人机,有一个带有飞控系统的机身,其上是有螺旋桨组的“梁”。该系列的所有型号都配备了八个发动机和螺旋桨。与普通的空中无人机不同的是,“领航员”的机身经过精心密封,以避免其在进行水下工作时机身内电气和电子设备因遇水而损坏。而也正是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理念,让“领航员”在空海一体化的道路上向前跃进了一大步。

空中作业时,“导航员”与其他成熟的四轴飞行器别无二致。它能够较好完成同普通飞行器一样的垂直和水平飞行、悬停、机动等常规任务。而向水下模式的过渡则是通过降落在水面上并进一步使用螺旋桨作为驱动来实现的。同时,因为设计缘故,水下作业时“导航员”必须“侧身”游泳以达到约10节的最高速度。据相关资料显示,SUBUAS所展示的原型机可以潜入10至30 m的深度。除此之外,“导航员”被设计为可携带多种有效载荷。所示样品在外部密封外壳中配备了摄像机。根据其尺寸和其他特性,该设备还可以配载其他设备,如各类传感器甚至微型类武器。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