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无人潜航器——闯入水下战场的“黑马”(中)

2024-05-10 19:24 作者: 潘宣宏 汤梦周 黄力鹏 来源: 解放军报 48686 次阅读

“黑马效应”——意欲成为夺取水下控制权的新砝码

ee037c4f072a890d886d01087fda61a5.jpg

据2022年12月1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皇家海军和普利茅斯科技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540万英镑的尖端超大型无人潜航器“鲸鱼”项目合同。

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本·基伊宣称,“鲸鱼”作为欧洲运营的最大、最复杂的无人潜航器,将帮助英国“主宰水下作战空间”。

各国对无人潜航器的高度关注与重点发展,同其具备的独特优势密切相关。与其他有人作战平台相比,无人潜航器具备的优势比较明显——

一是隐蔽性能好,生存能力强。无人潜航器普遍体积小、重量轻,加之动力系统大多依靠电池、海浪能提供,其噪声辐射和电磁辐射等特征信号相对较弱,不易被探测发现。此外,无人潜航器的下潜深度可达数百米至数千米,大大提高了水下生存能力。

二是适用海域广,续航时间长。一方面,大型及超大型无人潜航器的自身续航距离可达几百千米甚至数千千米;小型无人潜航器通常采取被水面舰艇、潜艇等有人平台携带布放的方式,可以分批多波次出动,从而进一步扩大作战海域,增加作战时长。此外,无人潜航器还能够隐蔽部署到有人作战平台无法抵达的部分浅水海域,前沿部署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使用风险小,使用成本低。由于采用“无人系统”,无人潜航器非常适合执行各种高度危险、环境复杂以及人员难以持续承受的作战任务。同时,无人潜航器造价相对低廉,与有人作战平台相比作战使用成本更低,具有良好的经济可承受性。

基于以上优点,在美国海军发布的《无人潜航器主计划》中,明确了无人潜航器情报搜集、侦察监视、反潜攻击和战场诱饵等9种具体作战职责。各个国家也都把无人潜航器视为夺取水下控制权的新砝码,予以大力发展。目前,无人潜航器的作战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样式:

——水下侦察。无人潜航器能够搭载包括声呐、光学摄像头等在内的各种传感器设备,在敌方领海内进行长期隐蔽地侦察,了解目标区域的海底地形、敌方军事设施、舰船活动等情况。这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支持。

——反水雷/布雷作战。用于反水雷时,无人潜航器可以对敌方布放的水雷进行有效探测、定位,一些先进的无人潜航器还可以携带激光或水下机械臂等工具,执行实际的水雷排除任务;而在布雷行动中,无人潜航器可以远程自主隐蔽航行至敌人基地、港口和航道等区域布放水雷。

——水下攻击。在实际作战行动中,远离危险威胁区的有人平台可充当无人潜航器的“母船”。无人潜航器作为“母船”的传感器或信息源,能对敌方潜艇进行全方位立体探测、跟踪,甚至攻击。如果多艘无人潜航器一起组成集群,彼此间还能共享探测信息,进一步扩大“母船”探测范围,增强反潜能力。有些携带鱼雷、导弹等武器的无人潜航器,一旦发现敌人大型潜艇、航空母舰等高价值目标,还可以立即激活战斗模式,对目标实施近距突击,取得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水下通信与作战网络构建。传统的水下通信设备受限于固定的布设和传输距离,而无人潜航器可以作为移动节点,充当中继站的角色,实现水下通信信号的传输和扩散。通过无人潜航器的部署,水下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得到拓展,整个水下通信网络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据国外深海作战相关报告称,深海空间在未来国际经济与国防安全战略竞争中具有重要地位。无人潜航器作为水下战场的“尖兵利器”,将在辅助深海空间“非对称”对抗中发挥重要作用。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