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美陆军的创新困境(上)

2024-05-07 15:40 作者: ​路小棋 来源: 国防科技要闻 46518 次阅读

当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于1997年首次出版《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时,他几乎完美地预测了美国防部今天的状态。他做出的核心警告是,私营企业如果不主动拥抱颠覆性的变革,它的市场领导地位就会被严重危及,现在对于美国最受信任的国家机构来说尤为适用。例如,美陆军拥有120万人,2023财年预算达到1780亿美元。它在垂直领域运作的深度和广度是任何财富500强企业都无法比拟的,而且其独特的文化早在美国诞生之前就已存在。而当美陆军面临新一轮转 型时,它面临的局面与克里斯坦森的警告不谋而合。

640 (35).png

那么,自冷战结束带来和平红利以来,对一直在谈论重 组和现代化的美国陆军来说,当务之急是什么呢?很简单, 这就是当今时代的独特性。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战略十字路口,美陆军从未经历过如此难以预测的预算和资金分配,而这一切都源于糟糕透顶的党派政治,同时技术变革的速度超过了陆军系统和流程所能适应的极限。陆军现在需要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部队的反应能力。陆军无法控制外部事态,但可以识别阻碍内部进行创新的行为和结构性挑战。

克里斯坦森研究结果的核心是,优秀的公司会不自觉地犯错,它们会继续围绕客户需求完善业务,但却没有意识到更大的市场颠覆,直到失去市场份额并面临淘汰。显然,陆军本身没有客户。然而,陆军某些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类似 于客户的影响却值得一探究竟。作为一个等级森严、结构复杂的组织,那些有权要求变革的人并不一定有能力执行变革。因此,即使是陆军部长克里斯蒂娜·沃姆斯和参谋长兰迪·乔治这样的领导团队,也必须依靠身边的人来阐明他们的指导意见,监督必要的变革步骤。遗憾的是,那些与陆军领导人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大多是最不善于识别颠覆性机遇或士兵需求的人。我们的领导人只能从所谓的“客户”那里获得洞察力,而这些洞察力要么来自错位的军工复合体,要么来自远离实际情况和技术进步的冷漠官僚。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美陆军处境如此艰难—既要努力平衡代际征兵问题,又无法以与现代经济同步的速度实现现代化。即使是在迫切需要变革的时候,该机构所采用的制度使其领导者无法了解实际 情况,更无法推动总体性变革。

那些很少与陆军打交道的人读完这篇文章后可能会想,美陆军在过去20年的战争中磨刀霍霍,怎么会受到这样的批评?这里的前提有一定道理,即陆军刚刚让整整一代人经历了两场战争。但在此期间,陆军也得到了优先关注和资金支持。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随着美国重新评估其技术优势、供应链和投射兵力的能力,美陆军开始扮演落后于空军和海军的辅助角色。因此,陆军发现自己正试图用于推进现代化转型的做法和人员,仍然在延续过去20年反恐战争期间的陆军优先的思维。鉴于这种情况,要建立一个有足够应变能力的机构来抓住新出现的机遇,还需要时间。

领导力也在促进或阻碍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而陆军的领导力正处于十字路口。多年来,陆军提拔领导人的依据是谁在战争中表现出最佳战斗力,最能经受实战考验的领导者被优先考虑。然而,随着形势的变化速度超过了陆军部的认知能力,人们开始质疑陆军领导人晋升制度和人才管理方面的制度缺陷。今天的将领之所以能获得晋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战术能力,而不是因为他们是新兴技术、承包、招募或营销方面的专家。尽管有一些杰出的领导者可以在任何垂直领域茁壮成长,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不能,或者至少不应该成为当今陆军领导层的唯一选择。陆军将官队伍中存在的这种人才和经验不匹配现象,对其识别颠覆性机遇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适当的环境来支持他们。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