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环球时报》转载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称,由于资金问题,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可能会被封存或出售。不久,英国《每日电讯报》引用英国海军发言人的回应:“这些说法是绝对不正确的。我们完全致力于运营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
翻翻英国国防的历史,尤其是二战以来的诸多操作,再回顾一下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的身世,变卖航母这种剧本,也并非不会变成现实。
陷入困局的“创始者”
英国是航空母舰的故乡。早在1912年,英国就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航空兵部队,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飞机母舰。1918年7月19日,七架战斗机从由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来的英国海军暴怒号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轰炸了德国海军的一个飞艇基地。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飞机从船只上起飞并执行战斗任务,可以看作是航空母舰的第一个战例。
二战结束时,英国海军拥有四十多艘航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军航空兵力量之一。然而,战后,英国迅速变为了美国的附庸,其航母舰队也在这种转变中被极大的削弱了。
1966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砍掉了许多国防工业项目,其中就包括大型航母CVA-01。失去了大型航母的英国转而建造了三艘无敌级轻型航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英阿马岛战争中,刚刚建成的无敌级无敌号航母只能和老旧的二战航母并肩作战,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但那只是面对实力相当有限的对手。
1997年,托尼·布莱尔政府上台后,随即对英国开展了“战略防御评估”。相关评估报告指出,英国需要两艘可搭载50架飞机的3万-4万吨级的航母。
2008年,英国正式签订航母采购合同,这便是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它的名字来自伊丽莎白一世,2014年7月4日,伊丽莎白二世为首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命名。一个多月后的2014年8月28日,无敌级航母光辉号退役,英国的在役航母数量变成了0。
2017年12月7日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服役,这才结束了差不多一个世纪以来英国唯一一段没有航母的时光。这艘新的航母,也确实有两把刷子。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