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百科 > 正文

围三缺一: 明军望海埚大败倭寇

2024-03-08 02:47 作者: 来源: 吕全亮 192515 次阅读

明朝初年,中国东部和北部沿海屡遭倭寇袭扰。1419年永乐十七年)4月,辽东总兵官都督刘江接朝廷通报,倭寇饥困已极,很可能前来劫掠。5月,刘江奉命节制辽东沿海诸卫所。到任后,他根据望海埚(位于今大连市金州区赵王屯东,海拔116米)地形情况,垒筑城堡,并筑烽火台瞭望敌情。6月14日晚,望海埚哨兵报告东南有火光,刘江得知情况后,判断倭寇将要来犯,随即做好战斗准备。15日拂晓,倭寇两千余人分乘31艘战船闯入青云河口,从马雄岛(今大连市金州区大李家镇城山头)登岸,直奔望海埚。

微信图片_20210205105846.jpg

刘江命指挥使徐刚率步兵埋伏在望海埚山下,另一指挥使钱真率马队绕到倭寇后方丛林中隐蔽,并命百户姜隆率壮士潜入倭寇登岸处焚烧贼船,断其后路。倭寇窜至望海埚山下时,天已大亮,刘江举旗鸣炮,伏兵四起,步兵、骑兵密切协同,轮番截杀,大败倭寇。残余倭寇见势不妙,逃入望海埚下樱桃园空堡中。刘江采取“围师必缺、围三缺一”战术,三面围堡,独留西门,倭寇纷纷向西门突围。待倭寇中计后,两翼伏兵夹击而来,倭寇被骑兵一阵冲杀,死伤大半。此时,倭船已被姜隆率队全数焚毁,断绝退路。一昼夜的战斗中,明军共歼敌742人,俘虏857人,史称望海埚大捷。 

望海埚大捷有力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保障了辽东海上交通安全。此后百余年,倭寇未敢再来袭扰。(来源:中国国防报)

初审:孙世奇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2025中国航天日(湖南)科普周在南岳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