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计划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
在“嫦娥奔月”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和嫦娥五号朝夕相伴,共同成长。让我们一起走进其中几位航天小姐姐,看看她们小身躯里的大担当。
“大姐”不大
但“大姐”很强
在发射现场,一名95后小姑娘格外引人注意。她是文昌发射场最年轻的女指挥员,同时也是嫦娥五号探月任务连接器系统指挥员周承钰。被同事亲切唤作“大姐”。
工作中的周承钰
然而“大姐”其实是这里年纪最小的几人之一。这位出生于1996年的贵州土家族小姑娘是出了名的硬角色,在一次3公里体能测试中周承钰以极强的耐力和速度超过了半数男同事,让大家彻底对她刮目相看。
工作中,周承钰更是以能啃硬骨头著称。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测试任务中,她定岗在脐带塔15层的二级连接器配气台里,而通往15层的路,是倾角接近90°的180多级钢铁台阶,很多地方无法直立行走,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正常人单跑一趟都得冒一身汗,可周承钰有时一天得来回四趟。
在动力系统的队伍里,周承钰是换岗最频繁的一个。在她参加的5次测发任务中,由于任务需要,每次定岗都不同。换岗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岗位对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差别巨大。好在周承钰凭借自身努力完成了各项任务。
换岗不容易,换岗做指挥员更是难,而成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难上加难!可是,“大姐”做到了,而且,第一次出手就承担了“国字号”的嫦娥五号任务。
不过,“大姐”也不是生来就是大姐,生活中,周承钰爱睡懒觉、吃零食,也爱逛街买买买,90后年轻人的小爱好,在她身上一样不少。但在工作上,她却表现得异常坚韧,完全看不出是一个爱玩的小女生。
冲得上,拉得出,打得赢!这是周承钰的真实写照,“大姐”不大,但“大姐”很强。
这位“嫦娥”姐姐
有段“专业小白”的逆袭故事
不久前,在“长五”和“嫦五”垂直转运现场徒步队伍中,一位身着汉服的“嫦娥”姐姐圈粉无数,引得众人纷纷合影留念。
崔艺晗身着汉服在转运现场
这位“嫦娥”姐姐就是河南濮阳姑娘崔艺晗,她是文昌航天发射场一名一线科技人员,也是汉服爱好者。
2018年初,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崔艺晗来到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几年打磨,她从“专业小白”逐渐成长为了航天技术“小专家”。
2020年1月起,崔艺晗开始担任文昌航天发射场测发软件配置管理员,负责全发射场上百份软件的入库、管理、配置工作。
工作中严谨细致的崔艺晗生活中却是一个文艺少女,喜欢读书,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对古装汉服颇为热爱。火箭转运前,崔艺晗就和同事们商量穿着汉服为“嫦娥”助力。转运当天,崔艺晗穿着汉服陪着嫦娥五号走了一上午。
火箭成功发射
她笑着笑着就哭了
还记得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成功时,那位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小姐姐吗?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从海南文昌起航发射任务圆满成功!一段发射指挥大厅的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
当天,这位航天姑娘紧盯屏幕,火箭成功点火时,她开心地笑了。当镜头再次转回来时,她却泪流满面。
她就是孙振莲,一名80后航天人。2012年初,她开始担任长征五号火箭地面发射支持系统型号主管,主要负责地面产品计划质量、经费管理工作。
孙振莲在发射塔架前介绍火箭情况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当晚,孙振莲在发射指挥大厅与同事们一起盯着屏幕,“看着向上攀升的速度和高度曲线,心中五味杂陈,908天的一幕幕像电影回放一样在眼前。”火箭一二级成功分离的瞬间,孙振莲的泪水流了下来。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任务,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失利后,中国航天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孙振莲说“我们航天人只能含泪奔跑,能坚持跑到长五遥三火箭成功发射,靠的就是大家对‘长五’火箭、对航天的热爱。”她还说“压力唤醒了潜藏在每个航天人心中的使命感和民族凝聚力。”
青春最美是担当,唯有奉献才无悔。像周承钰、崔艺晗、孙振莲这样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投入到航天事业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还有很多。她们经历过大城市的车水马龙、繁花似锦,却依旧选择一心扎根高山海岛,为中国航天默默奉献。点赞中国航天人!(来源:央视新闻)
初审、一校:陈 晶
复审、二校:孙世奇
终审、三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