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中的中国军队
台儿庄战役又名台儿庄大捷,发生的时间是1938年3月16日至1938年4月15日。在历时一个月的激烈奋战后,中国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闻说李宗仁在台儿庄打败了日军最精锐的两个师团,蒋介石是不愿意相信的,因为他不明白,第五战区这些杂牌军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战斗力。
第五战区总计16万人的兵力,但除第20军汤恩伯部外,其余都是“杂牌军”,来自天南海北。他们的装备、待遇、训练、升迁以及战斗力,均无法与嫡系相提并论。而强悍的日军怎么会被一群乌合之众、地方杂牌军所击败?不仅蒋介石有疑问,就连日军大本营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在台儿庄这个小地方被杂牌军击败?
他们不明白,战争打到最后,永远是人与人的对抗,永远是意志力的对抗。
在台儿庄战役最激烈的时候,日军凭借火炮优势,攻入台儿庄内。守卫的31师师长池峰城立即组织敢死队,准备夺回阵地。池峰城宣布:“每名敢死队赏大洋30块。”报名的战士当即表示:“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当日本人的奴隶,是要争取民族的生存。”敢死队趁夜色冲入敌阵,白刃战中,有的受了伤,又从血泊中爬起来,用大刀砍杀敌人;有的拉响身上的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阵地夺回来了,57名敢死队员却只剩下11人活着回来……
战斗最惨烈时,东北军连长林明率军支援巷战,在他们之前进城的东北军一个营的战士全部牺牲了,而他所在的连145人,到战役结束时,包括林明在内,只剩下18人。
美国合众社战地记者爱泼斯坦认为,台儿庄大捷更是“人民之战”。
1938年的鲁西南地区,贫穷落后。各参战部队多系杂牌,不仅武器装备很差,而且医护人员极少,药品奇缺,弹药、粮食、蔬菜供应不上。
活跃在台儿庄一带的中共苏鲁豫皖特委,受命支援抗战。中共特委动员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积极配合淮河沿岸李宗仁的部队,阻击日军北犯。张云逸所率新四军一部遵照中央军委指示,进入蚌埠、徐州、合肥三点之间作战。周恩来曾指示新四军配合李品仙集团军,牵制由南京渡江北上的日军。
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当侦探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枪弹、粮食的也是民众……充分地担负起救亡的责任来了。
台儿庄战役,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歼灭日军1万余人。这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充分显示了国共合作全民抗战的巨大威力。
知识链接: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主要为利用全人民的力量打击侵略者,保卫国家、民族。一般的人民战争则是指由任何治理者所发动人民间接参与非武装支持,和正规军结合的正规战争,战争是由正规军担任,人民群众只负责非武装性的支持工作。中国的人民战争则是正规军仍然担负正规作战,但人民群众除间接参与非武装性的支持外,还组成武装力量直接的与正规军并肩作战。这种直接参与作战的方式,可使得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转变,最终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作者:周宏岩
初审、一校:胡慧亭
复审、二校:孙世奇
终审、三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