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时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的左权非常重视战士们的户外训练。八路军总部迁入太行山区后,左权为了让战士们适应新的环境,利用各种方法来提高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八路军练兵
忙里偷闲教战士学游泳
1938年夏天,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在山西省襄垣县大黄庄一带休整练兵。左权对这次练兵十分重视,他对干部和战士说:“中国有句老话,叫‘鼓越锤越响,兵越练越强’。八路军出师以来,打了许多胜仗,但这都是沾了以前长征的光。现在,一批批新战士补充进来了,不练好杀敌本领,怎么能够打胜仗?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训练哟!”
当时,许多新入伍的北方战士都不会游泳,左权就组织他们到漳河里学习游泳。
对此,有些新兵很不理解,说:“咱们太行山除了山地就是山地,学游泳有什么用?”左权听后,耐心地教育道:“做一个真正的好战士,就得练就一身真本领,老百姓不是常说‘闲时置下忙时用’嘛!眼下可能用不着,终究会用得着的。”
没想到,游泳这项技能,后来还真派上了大用场。
1938年10月,朱德总司令在延安开完会后,返回八路军总部。当他与同行的特务团战士行至灵石县时,发现敌人已经封锁了汾河大桥和易渡的河道。朱总司令决定,利用夜色掩护,避开敌人控制的河道,选择险要的河段泅渡过去。
当夜,朱总司令和战士们迎着齐胸深的汾河,静悄悄地游向对岸。上岸后,朱总司令对着几位北方籍的新战士疑惑地问:“你们什么时候学会游泳的?”新战士说:“夏天在漳河里学会的,左参谋长告诉我们,‘闲时置下忙时用’,没想到,这次还真用上了。”
寒冬腊月顶风冒雪勤练兵
1940年底,八路军总部搬到辽县的武军寺。练兵期间,左权要求士兵要不怕困难,练成钢筋铁骨,能适应任何环境。
一个深冬的夜晚,天降大雪。第二天,总部警卫连连长唐万成来到一个窑洞,同战士们烤火聊天。这时,左权也来到了这个窑洞。
左权进来后,一边热情地同大家打招呼,一边摸了摸战士们的薄被子,关切地问:“同志们夜里冷吗?”一个战士回答:“冷,晚上睡觉时,脚冻得很疼。”
这时,左权坐下来,给大家讲了一个苏联红军的故事。他说,有一次,苏联红军在西伯利亚和日军作战,那里的气温达到零下50度,红军战士的胡子上都冻上了小冰柱,但他们仍然坚持战斗。那时,日军在装备上占有优势,但依然被苏联红军打败。说到最后,左权提醒大家:“苏联红军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平时非常注重练兵,打起仗来能够适应任何恶劣气候。这个硬功夫,全靠平时的艰苦训练。”
左权把故事讲完,走到窗前,向外望了一眼,转过身来问大家:“同志们,待在屋里不觉得闷吗?你们看,太行山的雪景多美,出去走一走,好不好?”
很快,战士们就整理好各自的行装,在左权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他们冒着深冬的严寒,顶着鹅毛大雪,向山林里走去。
锻炼体力就是提高战斗力
抗战时期,左权十分重视官兵的体育活动。
那时,部队的战斗任务十分繁重,生活极为艰苦,但每到一地,左权都要组织官兵开展爬山、长跑、跳高、体操和打球等体育活动。左权还因地制宜,自制体育运动器材,开辟运动场地。没有单杠,就找一根光滑、坚硬的洋槐杆,架在两棵松树之间当单杠;没有木马,就叫两个战士一前一后弯下腰来当木马。
1938年春,部队住在武乡山里的寨狂村。一天傍晚,官兵们正在自制的简易篮球架下打篮球赛,朱德、彭德怀和左权都在场上,康克清当裁判。比赛打得很激烈,现场的笑声、叫喊声、掌声交织成一片,非常热闹。
知识链接:拉练
“拉练”是军队里一项很重要的训练内容,这是为了增强下级军官和士兵的体质及加强战斗力的一种训练。在拉练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在一种纪律严明的压力下磨励自己,使这支队伍变得更加团结和更具有凝聚力。倘若这支原本只有七分战斗力的队伍,在拉练的锻炼中会变成一支顽强的有十分战斗的队伍。这便是军队里经常拉练的目的。
初审、一校:胡慧亭
复审、二校:孙世奇
终审、三校:陈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