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园地 > 正文

痛风发作就吃止痛药?当心并发尿毒症

2024-10-31 15:52 作者: 汪杨 肖勇洪 向慧 来源: 46385 次阅读

长沙的王先生有10年的痛风病史,但他从未去医院看过病。每次痛风发作时,他就吃一种代购来的专治痛风的“特效”药。吃了这个药,效果立竿见影,很快就不痛了。这么多年,王先生就是靠这个药来“治疗”痛风。1个月前,他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一开始他以为是胃肠炎症,去药店买了肠胃药服用,但症状并未改善,而且身体越来越消瘦、精神也越来越差。近日,他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就诊。检查发现,王先生血肌酐高达820微摩尔/升(正常参考范围为57~110微摩尔/升),提示王先生肾脏严重衰竭,已到了尿毒症期。“虽然自己患痛风多年,但一直‘控制’得不错,怎么突然就得了尿毒症这么严重的病呢?”王先生不敢置信。

无独有偶,40多岁的张先生走进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时,不少人都被“吓住了”,只见他的手、腕、膝、踝、足趾等多处关节及耳郭,都可见数个大小不一、质地坚硬的痛风石,令人目不忍睹。原来,张先生患痛风10余年,平时既不吃药也不忌口,只在痛风发作、疼痛难忍时才吃点止痛药。经完善检查,张先生被诊断为终末期肾病(俗称尿毒症),合并肺部感染、胸腔积液、中度贫血等严重并发症。

“痛风属于代谢性风湿病,以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晶体的沉淀和组织沉积为特征,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可引起关节炎、肾脏损害等。”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温艳芳告诉记者,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正常膳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大于420微摩尔每升(μmol/L),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据悉,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达14.0%(男性为24.5%,女性为3.6%),其中青年男性(18~29岁)患病率高达32.3%。目前,我国痛风患者总数已超过8000万,呈现患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呈显著年轻化趋势。

痛风最典型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病变关节突然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因为缓解期如正常人,无任何不适,所以很多患者往往以为止了痛就没事了。“痛风发作时吃止痛药,是治标不治本,不痛了并不代表就好了。”长沙市第三医院肾病内科副主任谭轶湘表示,虽然痛风发作时疼痛难忍,但其并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痛风患者不进行规律的降尿酸治疗,时间一长,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就形成痛风石;沉积于心血管,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沉积于肾脏,导致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和尿毒症。

温艳芳介绍,不少痛风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不把痛风当回事,不去正规医院就诊,或听信民间偏方,长期随意吃药,导致胃出血、肾衰竭等严重副作用。她曾接诊一位患者,因乱吃各种止痛药、“风湿药”,结果药物损伤了胃,导致胃溃烂出血。待到痛风发作时,关节肿痛剧烈,却因胃出血无法口服药物治疗,痛苦万分。

“早期及时就诊,遵医嘱进行降尿酸治疗,按时服药和复查,痛风就不会出现反复发作,更不会出现尿毒症等并发症。”谭轶湘提醒道。

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 年版)》,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日常膳食提供科学指导,预防和控制我国成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发展。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头条推荐
数字创意“造梦人”丨《科技湘军勇登攀》创新创业演讲季第八集《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