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湖南省人民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医疗团队成功施行全省首例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手术,成功治愈合并巨大肩盂缺损的固定性肩关节前脱位。这例手术是该院继2019年在我省率先开展反肩关节置换手术后,再次在省内首开先河,开展肩盂巨大缺损带肩盂垫块的复杂反肩关节置换手术,标志着我省在肩关节疾病领域治疗技术取得新突破。
邵阳75岁的周奶奶2022年意外摔伤,导致右肩关节脱位,在当地医院做了手法复位。没承想此后2年多时间里,她的肩关节反复脱位数十次,肩膀也越来越疼痛难忍,活动明显受限,连简单的抬手动作都难以完成,每天饱受“肩熬”。周奶奶四处就医,症状均未得到明显改善。前不久,她来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肩痛门诊就诊,该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湖南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王靖主任医师接诊后,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初步诊断周奶奶为右肩固定性前脱位、帕金森综合征,建议其住院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周奶奶因初次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未足够重视和正确处理,导致反复肩关节脱位,最后成为固定性肩关节前脱位,肩盂缺损超过一半,肱骨头后上方严重骨缺损,处理难度极大。
“首先,肩关节骨性结构毁损严重,无法维持骨性稳定,骨性结构重建难度大;其次,长时间肩关节脱位状态下,肩关节软组织挛缩严重,手术显露异常困难;第三,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需要严格监控麻醉和手术时间。”王靖告诉患者及其家属,考虑患者肩关节软组织挛缩严重,手术复位植骨内固定难以完成。
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并借助3D打印肩关节模型进行手术规划后,王靖决定为周奶奶采用攻“肩”克难的“终极武器”——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拯救老人即将“报废”的肩关节。
8月22日,王靖、何畔主任医师等组成的手术团队为周奶奶实施手术。术中证实患者肩关节粘连挛缩严重,肩盂缺损超过一半,假关节形成。手术团队采用带垫块的假体重建肩盂,顺利完成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周奶奶的疼痛得到控制,脸上再也没有出现痛苦的“表情包”。
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是将肩关节假体的球形关节面置于肩胛骨关节盂侧,而盂杯置于肱骨近端,与正常人体肩关节结构恰好相反,这样改变了肩关节的旋转中心,使肩关节的活动不依赖肩袖,而依赖三角肌为臂提供动力和定位。
“反置式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肩关节骨性关节炎、无法修复的巨大肩袖损伤和复杂的肩关节近端骨折等终末期肩关节病变的有效手段,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极大改善其肩关节功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王靖表示,该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对医生的操作技能和术中所用器械要求极高。
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同时也是损伤概率最大的关节,肩痛患者占骨科门诊的20%以上。专家提醒,出现肩膀疼痛、活动受限须尽早就医,自行用药、理疗或偏信民间“秘方”,都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饱受“肩熬”。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