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有腹部胀满不适的感觉,饭后、睡醒后最为明显。中医认为,这多是脾、胃、肠、肝、肾等脏腑发生病变,引起气机不畅所致。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胃肠道内有100~150毫升气体,这些气体是经口吞入或由胃肠道产生,可以被肠壁吸收入血,或在胃肠蠕动作用下从肛门排出。如果吞入、产生的气体过多,吸收和排出气体的能力下降,就会引起腹胀。腹胀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其一,不良饮食,如大量喝汽水、啤酒等含气饮品,吃饭狼吞虎咽等。其二,产气过多,如经常食用豆类、不易被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其三,消化系统炎症和其他疾病,如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肿瘤、手术后肠粘连等。
腹胀有虚实之分,若腹胀呈间歇性发作,且按压腹部时胀满有所缓解,一般属于虚证,多由脾胃虚弱、失于健运所致;若腹部胀满呈持续性,按压腹部时腹胀加重,则属于实证,多是食积胃肠或实热内结阻塞气机所致。
中医治疗腹胀的方式较多,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王爱华教授介绍了如下方法:
【中药】
若腹胀时缓时急,伴有喜温喜按、食欲欠佳、体倦乏力等症状,一般属于脾胃虚弱,可用补中益气汤补气健脾,缓解不适。若腹部胀满且按而不舒,伴有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泛酸等表现,属于饮食积滞,可用保和丸消食导滞。若腹胀伴大便干结、口干口臭,属于胃肠积热,可用麻子仁丸泻热导滞、润肠通便。若腹部胀满、叹气则舒、心烦易怒,且常因情绪不好而加重,则属于肝郁气滞,可用四逆散和越鞠丸治疗。以上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食疗】
食疗对脾胃虚弱和饮食积滞导致的腹胀效果最好。有腹胀问题的人,要避免进食豆类、卷心菜、大白菜、韭菜、芹菜等容易产气的食物;多吃具有健脾功效的药食同源之品,比如党参、黄芪、薏米等,平日在家可用党参炖鸡、黄芪炖鸽子、薏米煮粥等。
另外还有一个制作简便的“橘皮方”:取适量鲜橘皮或泡软的干橘皮,洗净切丝,放入锅中,加入约橘皮重量一半的白糖,加水没过橘皮,煮沸后改微火煮至余液将干,将橘皮取出放盘中,根据个人口味,撒入适量白糖拌匀,饭后少量食用。糖尿病患者禁用。
【按摩】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说“摩腹数百遍,可以无百病”。临床证实,摩腹对缓解和治疗腹胀效果明显,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两手搓至掌心发热后,立即放在肚脐处,先顺时针、再逆时针交替揉腹各36下,如此重复3~5遍。摩腹后,再按摩足三里、中脘、天枢穴各30下。每天进行1~2次,1周为1个疗程。
【针灸】
针灸治疗腹胀,可选取天枢、中脘、大肠俞、足三里等穴位,采取针刺的方法,以促进胃肠蠕动,使腹胀缓解。
王爱华提醒,手术后的病人胃肠蠕动功能可能尚未恢复,也会出现腹胀,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肛门排气前不能进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二是即使已经排气,也要避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术后腹胀的病人可以口服中药制剂四磨汤口服液,以顺肠理气。须高度重视的是,腹胀背后可能隐藏着器质性病变,如肠道恶性肿瘤、溃疡型结肠炎、肝硬化等严重疾病。运用上述方法一段时间后,若症状仍未缓解,或本就长期腹胀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