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先生颈肩部及左上肢疼痛麻木1个多月,到当地医院做保守治疗,近期症状突然加重,四肢麻痛,双手无法握拳,双腿无力,走路像踩着棉花一样,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于是,他来到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就诊,经完善检查,被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病不是脖子这里出现问题吗?走路‘打飘’怎么会是颈椎问题呢?”纪先生很是惊讶。
该院星沙院区骨伤科二病区主任谭益云告诉纪先生,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颈椎的结构异常或退行性病变导致颈脊髓受到压迫或损伤,从而引起脊髓的功能障碍。该病是脊髓压迫症之一,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是颈椎病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类型。核磁共振成像显示,纪先生颈3/4椎间盘脱出,严重压迫脊髓并出现了脊髓变性,就像颈部有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造成瘫痪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如无手术禁忌证,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对于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的患者,须尽早手术治疗。
最终,纪先生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相关症状明显缓解。
“多数颈椎病都应当先尝试保守治疗,但脊髓型颈椎病是个例外,靠保守治疗很难根治,手术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6月5日,谭益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导各种感觉并支配全身运动的“高速公路”,长期的慢性压迫极易导致脊髓发生不可逆的严重损伤,从而使肢体因轻微的外伤甚至无诱因突然瘫痪,而早期手术是解除脊髓压迫最快也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
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上肢症状,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麻木、无力、疼痛,双手持物不稳,拿东西易掉落,写字、系扣子、拿筷子这些动作都很难完成。二是下肢症状,早期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步态不稳、走路有踩棉花感,容易摔倒。三是躯干症状,常感觉胸部或腹部有东西勒着自己,有一种束带感。四是由于脊髓长期受压迫,很可能发生病变,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比如对膀胱会有一定的影响,常表现为排尿困难;随着病情加重,可能出现尿失禁、便秘、头昏眼花、吞咽困难、卧床不起等症状。
“该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很难辨别是否存在神经症状,难以引起重视,从而贻误治疗。”谭益云介绍,不少患者被确诊脊髓型颈椎病后,由于害怕手术而延误治疗,以致受压的脊髓发生不可逆的变性,甚至引发瘫痪的严重后果。有些患者拖了太久,即使接受手术治疗,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也不很理想。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低头族”越来越多,由此导致颈椎病发病率快速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谭益云提醒,颈椎出现不适,不少人听之任之,不到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地步,不到医院检查和治疗,这是非常不对的;有的人则会去按按摩,舒缓一下,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恰当的牵引和按摩极易加重脊髓损伤,严重者可能出现大小便障碍、高位瘫痪。
初审:汪 杨
复审:傅仁斌
终审:罗 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