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第二课堂 > 正文

动物们令人惊艳的通信手段(二)

2023-09-27 19:24 作者: 华庆富 来源: 44414 次阅读

当动物们无法依靠眼睛和耳朵进行信息交流时,触摸就显得十分重要。三棘刺鱼的雌体尾基部被雄体吻部触碰后才能排卵。在猴子的社会群体中,猴儿们常会彼此相互梳理毛发,这其中既有母猴出于对幼猴的怜爱,又有出于对猴王的奉承,当然还有猴王嚣张的戏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将刚刚出生的小猴从它的母亲身边抱走,由专门的机器人来抚养,那么即便身体健康,它的反应能力和智力与正常的小猴相比,也显得较为低下。如果人们经常抚摸或者抱抱它,情况则会有很大的改观。从这里不难看出,幼年时对小猴的经常抚摸、搂抱,可以使它的反应提高,更具有生气。对于人类来说,父母在孩子幼年时多给一些爱抚,比起成天以婴儿车和玩具熊来应付孩子,更有益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振动对于某些动物而言,是它们互相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科学家认为振动是一种古老的感受模式,时至今日仍然在动物界被广泛应用。从微小的昆虫到巨大的大象,动物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以振动为手段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从繁衍后代到捕食猎物,再到解决领土纷争以及恐吓捕食者。

某些生活在深海区域中的鱼类,由于光线很弱,视力退化了,但它们往往具有非常发达的鳍刺和触须,上面布满了敏感的神经。当它们在水中游动时,可以感知水流的变化引起的振动,寻觅、捕捉猎物和接收性信号。

振动通信也可以通过其他物体作为媒介,以振动或者波动的形式来传播信息。雄蜘蛛想进行交配必须到网上寻找对象,上网前雄蜘蛛会做出一种类似“拨弦”的动作,拨动网丝发出一定的振动,据此雌蜘蛛可以判断出是猎物,还是求爱对象。

在水面上能够像滑雪运动员一样潇洒地自由滑行的行水虫,通过制造水波纹的表面振动传递信息。雌性的行水虫能够感受到这种频率波纹,并向雄性个体靠近。当雄性个体振动水面发出高频的求爱波纹,如果它没有感受到另一个体返回的高频波纹,则表明雌性接受了求爱,雄性则试图与之交配。

生活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的细趾蟾,雄蟾用足捶击地面或其他固体基质从而引起振动,并以此向雌蟾发出求偶信号,而雌蟾能感受到这种振动。

鼹鼠通常单独生活在地下的洞穴里,雄鼹鼠常在与雌鼹鼠相邻的洞穴内,用后足捶击洞壁发出振动,并以此向雌鼹鼠求爱。

和迪斯尼动画片中的小兔子汤普一样,长着长长尾巴的更格卢鼠会通过跺脚来互相传递信息,比如附近发现了一条蛇。其实更格卢鼠的英文名字就是“袋鼠鼠”,它的样子几乎是袋鼠的缩小版本。这种跺脚的行为可能是一种成年更格卢鼠对后代的照看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提醒脆弱的幼崽提防附近的捕食者。这种做法也是对蛇的一种警告,提醒对方它已经被发现,有时候捕食者一旦被发现就会离开,去寻找其他更易得手的猎物。

训练有素的鸽子能够在没有任何飞越经历的情况下,飞越千山万水回到自己的巢穴,而且中途会经过乌云密布的白天和黑夜,因此依靠太阳光或者北极星导航是很困难的。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在鸽子的脑袋上放一小块磁体或者铁等磁性材料,它就认不清回家的路了,而放一小块非磁性材料铜,对它的归途毫无影响。于是谜底揭开了,鸽子可以通过地磁场导航,也就是说,鸽子是高明的磁信号应用专家。

无独有偶,在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世界里还有一位磁信号微型专家——趋磁细菌。在显微镜下,这些细菌总喜欢向磁铁的N极移动。经过生物学家一番苦心研究后终于发现,这些细菌能够产生微小的、含铁的、具有磁性的小颗粒,每颗颗粒都具有北极和南极。这些细菌将这些小磁铁排成直线形成一条长的磁铁,它们巧妙地用这种磁铁作为指南针,帮助它们沿着地磁方向移动。为什么这些细菌会进化出磁性呢?原来趋磁细菌生活在水中,又属于厌氧细菌,所以它们需要从富氧区移至微氧或无氧区。在水中,水越深,含氧量越低,所以,趋磁细菌喜欢生活在它们所处水域的底部。可是它们又不知道哪里是下方,于是它们用逐渐进化出的磁性帮助判断哪个方向为下方。在北半球,地磁场北极是以一定角度向下的,所以,以上述方式排列的细菌会沿着地磁场的北极,向深水处移动,并进入贫氧区。非常有趣的是,在南半球,地磁场北极是以一定角度向上的。因而在南半球的趋磁细菌为“南趋型”。在赤道附近,地磁北极不是向上也不是向下的,所以趋磁细菌既有“南趋型”,也有“北趋型”。千万不能以为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菌一无用处,实际上趋磁细菌的应用前景是美妙的。虽然我们不可能用它的磁性实现磁悬浮,但是它们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些细菌产生的微小磁铁比人类自己做的要好很多倍,科学家和工程学家试图将这些磁性材料用到那些需要微小磁铁的地方造福人类。

有的动物能够产生电流,这些电流就是表达它们意思的电信号。比如电鱼可以利用电信号传递信息,例如通过放电互相威吓或表示屈服;有些电鱼中的雄鱼不仅借助电信号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性别和种别,还借助电信号向雌鱼示爱。

电信号不受障碍的阻挡,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借助电信号的强弱、频率及信号从发送者到接收者之间的时间差等的变化就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信号。

大家想想,时不时地被同伴“电击”一下,刺不刺激?!惊不惊喜?!

原来,强大到庞然大物般的大象,柔弱到不注意都看不见的小蚂蚁,微小到都看不见的细菌,都各有妙计来交流。能叫的叫,会唱的唱,这些不会的就来段舞蹈或者变换出炫目的颜色给你看,实在不行就轻轻地抚摸你,或者借助看似无形的磁场得到信息,甚至用电流给你一种“麻辣”的体验!看起来平淡无奇的动物(细菌)们,在通信领域却是很神奇的呀,你想不想继续探究它们的通信方式呢?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初审:成自来

复审:成自来

终审:陈光中

分享到:
头条推荐
心理健康科普进社区,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保驾护航